[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清灰油烟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01273707.0 | 申请日: | 200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5162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郭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随军 |
主分类号: | B03C3/09 | 分类号: | B03C3/09;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油烟 净化器 | ||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清灰油烟净化器。
背景技术:油烟净化装置,大多数是将进入高压电场的油烟粒子经高压电离,经电离的油烟离子被吸附在阳极板上,使进入的空气得到净化。因此,电场的强度、腔体内的电场是否均匀、提供的高压电场是否有足够的负载能力均是影响油烟净化的主要因素。此外,附着在阳极板的油烟污泥是否容易清除也直接影响着油烟净化器的使用。另外,现有的油烟净化装置是通过人工清除油烟污泥,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在已知技术中,产生高压电场的电极有如下几种结构:
1、采用鱼刺状电极结构,这种结构所产生的电场为不均匀电场,所采用的是尖端放电,油烟经过不均匀的电场后,其净化效率低,只能达到85%到90%。附着在阳极板的油烟污泥不容易清除,直接影响着油烟净化器的使用。
2、单根钼丝和阳极板构成高压电场,其净化效率也低。只能达到85%到90%。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自动清除附着在阳极板油烟污泥,且净化效率高的自动清灰油烟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可自动清灰油烟净化器,它由壳体,直流电源、阳极板、阴极板组成,其特征是:阳极板的表面与刮板相接触,阳极板固定在主轴上,阳极板是圆状金属板;阴极板为框架结构,阴极架两端插入滑道内,在壳体和阴极轴上连接直流电源。
所述的阴极板是由8-16根钼丝连接在阴极架上构成,阳极板和阴极板均匀排例固定在主轴和阴极轴上,组成极板总成,极板总成固定壳体内。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有定时开关。
所述的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的距离在50-70mm之间,最佳值在55-65mm。
所述的加在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电压可选择在1.2-1.5万伏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由于在阳极板之间固定有刮板,阳极板固定在主轴上,主轴与一驱动机构连接。工作时,驱动机构驱动主轴转动,带动阳极板转动,阳极板转动时,与阳极板表面接触的刮板不动,实现由刮板自动清除阳极板上油烟污泥的目的。
驱动机构可以由一定时开关控制电机的开或关,使清除阳极板上油烟污泥工作自动进行。
其次,阴极板是由8-16根钼丝连接在阴极架上构成,阳极板和阴极板均匀排例固定在主轴和阴极轴上组成极板总成;极板总成固定壳体内,因此在壳体内形成均匀的高压电场,使进入壳体内的油烟能构充分电离,并被吸附在阳极板上。从而使油烟净化效率高达95%-99%。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极总成示意图;
图3是刮板、阳极板、阴极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阴极板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直流电源;3、阳极板;4、阴极板;5、钼丝;6、主轴;7、阴极轴;8、法兰;9、销子;10、刮板;11、支撑轴;12、驱动机构;13、电机;14、控制电路;15、绝缘子;16、滑道。
实施例说明:如图1所示,在主轴6上通过销子9固定有法兰8,在法兰8上连接有阳极板3,阳极板3为圆状金属板,在阳极板3之间的刮板10一端与主轴6铰接,另一端与支撑轴11连接,刮板10与阳极板3表面接触。主轴6的一端与驱动机构12连接,工作时,驱动机构12驱动主轴6转动,带动阳极板3转动,在阳极板3之间的刮板10不动,实现由刮板10自动清除阳极板上油烟污泥的目的。
驱动机构12可以由一控制电路14控制,实现电机13的开与关,使清除阳极板3上油烟污泥工作自动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阴极板4是由10根钼丝5连接在阴极架上构成,阴极板4可做成框架结构,如图4所示,阴极架两端插入滑道16内,滑道16固定在四根阴极轴7上,阴极轴7的两端固定在绝缘子15上;阴极板4为空心结构,它与主轴6垂直,与阳极板3平行,在两个阳极板中间,如图3所示。固定为一体的阴极板4、阳极板3构成电极总成,电极总成固定在壳体1内,如图2所示。
驱动机构可以包括有控制电路14,用于控制电机13的自动开关。
阳极板3和阴极板4之间的距离在60mm。
在阳极板3与阴极板4之间加有1.4万伏的高压直流电压2,使壳体1内的电极总成所产生的阴阳极之间形成均匀分布的电场,能使进入壳体内的油烟粒子充分电离,并被吸附在阳极板上,从而达到净化油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随军,未经郭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3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