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装石料码头无效
申请号: | 01273271.0 | 申请日: | 200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5151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柯文荣;杨尚海;陈培健;刘炜;郭建平;张成光;傅子妙;张子闽;索锂群;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4***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料 码头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建造中使用的设计技术,特别是一种包括活动钢引桥、起吊装置及系泊设施等配套装置的滚装石料专用码头。
背景技术:我国石料资源丰富,品质良好,石料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点产品之一。但随着建材特别是毛角石(乱毛石)出口订单增多,加快毛角石出口却成为一道技术难题。使用现有常规码头通过吊机等装卸设备进行毛角石装卸,因毛角石大小相差较大,小的5-10公斤,大则1-3吨,常规装卸方法十分困难,致使生产效率低下,装缷成本较高,船舶滞港时间长,运输费用大幅度增加,若计算码头工程投资及利息等费用,毛角石出口的营运成本更大,严重影响了毛角石的大量出口。另当前国内外尚无石料专用码头使用活动钢引桥及起吊装置的配套设施作为毛角石装卸工艺设施的报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装卸效益低、成本高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包括活动钢引桥、起吊装置及系泊设施等配套装置的滚装石料码头,其配套装置(设施)能自动地从岸上与甲板驳船相搭接,以方便让装载毛角石的自缷车、挖掘机等直接到达驳船上进行快速装卸,有利于降低装卸成本、提高装卸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活动钢引桥、起吊装置及系泊设施,所述钢引桥及起吊装置是活动架设在驳岸桥台基座上,起吊装置是由门形钢吊架、卷扬机、滑轮组(即滑车)、钢丝(吊)绳及电控箱等组成,其中在每个(门形)钢吊架上配有一个后斜拉钢管架,钢引桥的头端通过铰链活动安装(铰接)在钢吊架底座脚处的桥台基座上,靠近钢引桥的尾端是通过钢丝绳和滑轮组(滑车)吊挂在钢吊架上,启动卷扬机可通过钢吊架和钢丝绳控制钢引桥的升降起落,从而控制钢引桥从岸上与浮筒系泊定位后的甲板驳船相搭(靠)接,以形成可让自缷车辆直接到达(驶达)甲板驳船上进行装卸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将构成起吊装置的钢吊架、滑轮组、卷扬机以及钢引桥进行有效组合,还配合多个系船浮筒、双锚块连锁设计等组成的多点系驳配套设施,以确保船舶安全稳定停泊,可形成能停泊0.5-5万吨级船舶且能进行快速安全装卸毛角石及战时作各种坦克、车炮等快速滚装作业需要的新型码头设施。此外,活动架设在驳岸桥台上的钢引桥、钢吊架等起吊装置的主体构件可分开制作,并在沿海港口就地储备,随时安装,投资省、见效快、施工方便,使用操作容易掌握。与常规码头相比,工程投资为常规码头的10%。钢引桥通过起吊升降装置直接搭(靠)接在定位后的驳船甲板面上,使自卸汽车直接上船卸货、减少装卸中间环节,达到快速装卸毛角石的目的,装卸成本可比常规码头节约50%以上,装卸效率比常规码头提高约一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平面布置图)。
其中:1-驳岸桥台,2-地面线,3-卷扬机,4-门形钢吊架,5-钢吊架的后斜拉钢管(骨)架,6-滑轮组(滑车),7-钢丝绳,8-活动钢引桥,9-钢引桥搭接(靠)轮,10-甲板驳船,11-钢吊架底座脚的螺栓固定件,12-系船浮筒,13-系船桩,14-缆绳,15-绞缆机,16-由锚链连接的双锚块。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在具体设计制造时还应考虑到所用钢引桥的长度要根据当地潮位的变化高度、风浪大小及桥台的高度进行确定和设计,纵坡控制在12%以内。根据潮差大小,钢引桥长度可设计为15-40米、宽度≥4米,承载能力能通过30-50吨汽车,每座码头可设置两座高低桥台钢引桥,以适应高低潮位的正常装卸。
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还配合设置有多个系船浮筒、锚链、双锚块连锁及绞缆机等装置组成多点系驳设施,以确保船舶安全稳定停泊,从而形成完整的滚装毛角石专用码头设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未经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3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打印文稿加黑机
- 下一篇:换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