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扫路车无效
申请号: | 01272986.8 | 申请日: | 200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5388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兴荣;顾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扬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特种车辆厂 |
主分类号: | E01H1/05 | 分类号: | E01H1/05;E01H1/08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扫路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扫路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除尘装置的干、湿两用作业的扫路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使用的扫路车一般都是吸扫结合,湿式降尘的湿式扫路车。它的工作原理:通过几个扫刷把道路上一定宽度内的垃圾集中到某一吸盘处,利用风机产生的气流和负压,把吸盘处的垃圾吸入垃圾箱,同时依靠扫路车对地面喷水和吸盘内的喷水湿式降尘作用,使较重的垃圾颗粒沉入垃圾箱,而微小的灰尘随风机排入大气。如果路面灰尘较多,扫路车会产生二次扬尘。在寒冷地区,由于水结冰的原因,扫路车冬季不作业。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能够干式作业,解决二次扬尘问题,且适用范围广的新型扫路车。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盘、清扫装置、吸口装置、垃圾箱、风机、厢体和设在厢体上的自卸装置,它还包括除尘装置,该装置设在厢体上。
除尘装置包括电动机、壳体、输送带、滤袋、振簧、进出风口、凸轮机构、料灰口和储尘箱,滤代呈圆桶状,其内壁由振簧撑展,输送袋设在滤袋下方。
厢体上设一有开合功能的出风口,与除尘装置进风口对接,开时干扫,闭时湿扫,储尘箱设在厢体内其上方设有落灰口且与除尘装置的料灰口连通。
除尘装置中的滤袋至少一只。
由于上述方案中采用了除尘装置,在不洒水的情况下能进行干扫,克服了现有吸扫结合、湿式降尘的扫路车在冬季和缺水地区不能作业的现象。具有新颖独特,易于生产制造,处理风量大,体积小,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可靠等优点,其排出的空气能达到国家排尘浓度标准,适合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扫刷、2是垃圾、3是吸盘、4是垃圾箱、5是风机、6是除尘装置、7是出风口、8是闭开装置、21是除尘装置出风口、10是落灰口、11是储尘箱、12是自卸装置、13是厢体。
图2是图1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4是电动机、15是料灰口、16是输送带、17是滤袋、18是振簧、19是进风口、20是凸轮。
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中21是除尘装置的出风口、22是壳体。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盘、清扫装置、吸口装置、垃圾箱、风机、厢体和自卸装置,在厢体13上方固定一除尘装置。
除尘装置包括壳体、电动机、料灰口、输送带、滤带、振簧、凸轮和储尘箱,该装置进风口19与厢体13的出风口对接,该装置料灰口15与厢体13内储尘箱11上方的落灰口10对接。壳体22内设有多只圆桶状滤袋17,每只滤袋内设有振簧18,滤袋17的内壁由振簧18撑展,滤袋17的一端撑置在出风口21上,另一端随振簧18勾挂在凸轮机构20上。壳体22下部设有输送带16。电动机14带动输送带16输送尘灰进入料灰口15,同时带动凸轮机构20引发脉动,抖动振簧18,使其抖落滤袋17外表面的尘粒。
工作原理
在于式作业时,从吸口被吸入车厢内的垃圾和尘粒,沉入垃圾箱中,其中较轻的尘粒通过车厢出风口和闭开装置正压进入除尘装置。正压的含尘气体通过降尘装置中的滤袋时,将尘粒吹附在滤袋外表面,洁净气体由滤袋内腔通过出风口排出车外。被吸附在滤袋外壁的尘粒由凸轮引发振簧并带动滤袋的振动被抖落在除尘装置底部的输送带上,由输送带送至料灰口,进入车厢中的储尘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扬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特种车辆厂,未经江苏江扬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特种车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2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