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外动力学模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71542.5 | 申请日: | 200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28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 发明(设计)人: | 钟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诗龙 |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明新 |
| 地址: | 510089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动力学 模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物体外动力学的模型装置。
背景技术:
抗菌药物对患者的疗效取决于3个因素:患者、药物和病原菌,三者相互之间有依赖,也有制约。由于药物的特殊性,药物在用于人体前,必须进行临床前研究,包括体外的研究。当获得体外的资料后,才进行体内的研究。传统上对抗菌药物的研究是采用静态的方法和静态的指标,因此,所获得的数据往往与临床结果不符。
同样,目前研究者们在用药物、致病因子等对细胞或组织影响的研究也基本采用静态的研究方法,并没有考虑到药物等在体内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
为了使体外的研究尽量符合体内的情况,人们试图找到某种装置或仪器来模拟体内的动态变化。可喜的是有人采用自制体外动力学模型装置来研究抗菌药物在体外的药动学与药效学及关联指标。
但是,该种自制体外动力学模型装置存在不少缺陷:
1、自制材料不易获得,难以推广。
2、应用范围狭小,仅能用于抗菌药物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的体外研究,其他学科难以采用。
3、在国内无相关装置或仪器,因此,难于开展相关研究。
4、装置难于安装和拆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结构由上培养容器、下培养容器、上下金属滤板、橡胶圈垫及滤膜所组成,上培养容器顶部为上臂,左、右两侧设有进液臂及上加药与取样臂,底部为下接口,下培养容器顶部为上接口,左右两侧设有下加药与取样臂及接泵臂,上培养容器通过其下接口与下培养容器之上接口相连接,上培养容器室与下培养容器室之间有滤膜分隔,滤膜由上、下金属滤板夹住,滤膜周边有橡胶圈垫,橡胶圈垫也置于上下金属滤板之间,上金属滤板置于下培养容器接口支点上,搅拌子置于上金属滤板上;上培养容器通过进液臂经塑料细管与溶液补充器连接,下培养器通过接泵臂经塑料细管与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一物多用,能用于不同学科;能模拟体内动力学,用于抗菌药物的药动学与药效学的体外研究;能模拟体内动力学,用于动态变化的药物等因子对细胞或组织影响的研究。
2、填补国内在以上研究方面的不足。
3、材料易得,易大规模生产,适宜推广。
4、装置便于安装和拆卸。
5、下培养容器可用于培养细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培养容器(1)、下培养容器(2)、上下金属滤板(8、11)、橡胶圈垫(9)及滤膜(10)所组成。上培养容器(1)顶部为上臂(5),左、右两侧设有进液臂(3)及上加药与取样臂(4),底部为下接口,下培养容器(2)顶部为上接口,左右两侧设有下加药与取样臂(6)及接泵臂(7),上培养器(1)通过其下接口与下培养容器(2)之上接口相连接,上培养容器(1)室与下培养容器(2)室之间有滤膜(10)分隔,滤膜(10)由上、下金属滤板(8、11)夹住,滤膜(10)周边有橡胶圈垫(9),橡胶圈垫(9)也置于上下金属滤板(8、11)之间,上金属滤板(8)置于下培养容器(2)接口支点上,搅拌子(16)置于上金属滤板(8)上,用于混匀新鲜补充溶液和培养基。上培养容器(1)通过进液臂(3)经塑料细管(15)与溶液补充器(14)连接,下培养容器(2)通过接泵臂(7)经塑料细管(15)与泵连接。
当泵按照一定流速排除溶液时,由于系统的密闭性,新鲜溶液就从进液臂(3)进入培养系统。当药物等因素从上加药与取样臂(4)[封闭下加药与取样臂(6)]给入培养系统后,药物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按一室模型一级动力学的规律而消除。流速的大小,可根据研究者所要求的半衰期计算得出。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于抗菌药物的研究和对组织影响的研究,如临床一样,可单剂量或多剂量、或不同剂量、不同时间间隔给药,观察动态变化的药物等对细菌或组织的影响,进行不同研究。
参阅图2所示,以下培养器(2)为培养器,上培养容器(1)为上部,适于对细胞影响的研究,其不同点是设一塑料篮(12)置于下培养容器(2)接口支点上,搅拌子(16)置于塑料篮(12)中。
当泵按照一定流速排除溶液时,由于系统的密闭性,新鲜溶液就从进液臂(3)经上培养容器经(1),经滤板进入培养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诗龙,未经钟诗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1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式花边裁切机
- 下一篇:双脚可分别圆形旋转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