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71513.1 | 申请日: | 200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4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郑年添;郑建都;刘怡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34 | 分类号: | H01L23/34;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尤指一种结合紧密、导热性能良好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装置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电子元件集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相应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为此,业界常通过一散热装置来散发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
现有的散热装置,大部分是由集热器、排热器及导热构件组成,将集热器从电子元件吸收过来的热量通过导热构件传递到该排热器,以散发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然而,这类散热装置通常因排热器与导热构件间结合不够紧密而造成导热效果不佳。因此,业界纷纷针对该排热器及导热构件进行改良,以期获得较好的导热效果,如图1所示即为其中一种,这种散热装置的排热器10具有若干排热鳍片12,且这些散热鳍片12上设有穿孔14,该导热构件20是插在散热鳍片12上的穿孔14中,并以扩管的方式实现密合,用来将热量由导热构件20传递到排热器10上并散发出去。然而,这种散热装置的导热构件与散热鳍片间是以扩管的方式干涉配合,导热管与散热鳍片交接处存在较高的热阻,大大降低了导热性能;再者,该导热构件与散热鳍片热胀冷缩后极有可能导致散热鳍片从热管上脱落,使整个散热装置失去散热功能。相关技术可参阅中国专利申请第98202990.x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紧密、导热性能良好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包括一吸热体、一热管及一散热体。其中,该吸热体是贴合在电子元件上,用来吸收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该热管的一末端是紧贴在该吸热体上并传递该吸热体吸收的热量;该散热体则包括若干散热鳍片,这些散热鳍片上均开设有一通孔,通过这些通孔可将这些散热鳍片依次平行间隔干涉穿设在该热管的另一末端,并在通孔与热管的间隙中填入锡膏或锡箔等,使这些散热鳍片与热管紧密结合以将热量充分、快速地传递到散热鳍片并散发出去。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具有结合紧密、导热性能良好等优点。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散热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3,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1是紧贴在电子元件(未图示)上,用来散发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其主要包括一吸热体30、一散热体40及一热管50。
该吸热体30底面是贴合在电子元件上,用来吸收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而其顶面则是与该热管50的一末端紧密接合,从而将吸收的热量传递到该热管50。该散热体40是由若干散热鳍片42元成,这些散热鳍片42通常为铜制材料以提高散热效率。这些散热鳍片42上均开设有通孔44,以将这些散热鳍片42依次平行间隔干涉穿设在该热管50的另一末端,并在通孔44与热管50的间隙中填入锡膏或锡箔等导热介质,使这些散热鳍片42与热管50紧密结合,以将热量充分、快速地传递到散热鳍片42并散发出去。
组装时,先将这些散热鳍片42通过通孔44依次平行间隔套设在该热管50一末端,并在这些散热鳍片42的通孔44与该热管50的间隙内填充锡膏或锡箔,以将该热管50与散热体40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然后将该热管50的另一端贴设在该吸热体30上,即可完成组装。
通过往这些散热鳍片42的通孔44与该热管50的间隙内填充锡膏或锡箔等导热介质,可大大降低该热管50与这些散热鳍片42间的热阻,从而提高该热管50与这些散热鳍片42间的热传导性能。同时,可使这些散热鳍片即使在不断热胀冷缩的情况下也不会与该热管50相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1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护理夹
- 下一篇:一种能迅速升温的自循环采暖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