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蒸汽蒸煮中药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71486.0 | 申请日: | 200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148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姚正礼;姚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正礼;姚林林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中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煎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蒸汽对中药进行蒸煮的装置,可用于家庭、医院进行中药蒸煮和中药熏蒸治疗。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药煎煮方法比较繁琐,添加水的多少,火候和时间的掌握比较困难,很容易造成药液的溢出、煮干、煮糊,而且不易掌握的药液量的多少,容易造成药的浪费、药渣多、药液进出不方便,并且煮药时必须时刻有人照看,费时费力,很不方便;如果采用中药熏蒸治疗时,由于煮好的药液很快会凉,需将盛药液的容器不断加热才能进行熏蒸治疗,更是不方便,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蒸煮中药的装置,不直接用水来煎煮中药,使中药的煎煮更卫生、更方便,在蒸煮过程中不会发生药液溢出、煮干、煮糊等问题,采用本装置进行薰蒸治病时,可连续提供薰蒸产生的含有中药成分的气体,治疗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蒸汽蒸煮中药的装置,包括放置中药的容器,所述容器中设有水蒸汽进口和药蒸汽出口,一个蒸汽发生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容器的水蒸汽进口连接,所述容器的药蒸汽出口与一个药蒸汽接收装置连接。
在上述用蒸汽蒸煮中药的装置中,所述药蒸汽接收装置包括由一根管道多次弯折后构成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端接有一根装有阀门的支管路,在其出口端也装有阀门。
在上述用蒸汽蒸煮中药的装置中,所述药蒸汽接收装置是一种通过管道与所述药蒸汽出口连接的药物薰蒸器。
在上述用蒸汽蒸煮中药的装置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盛水容器,设置在所述容器中的水位控制器、发热器,与所述水位控制器、电发热器连接的控制装置。
在上述用蒸汽蒸煮中药的装置中,所述中药容器中还设有安全阀,所述容器的内侧设有罩在所述药蒸汽出口处的网罩。
在上述用蒸汽蒸煮中药的装置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面板。
在上述用蒸汽蒸煮中药的装置中,所述电发热器是一种电热管。
在上述用蒸汽蒸煮中药的装置中,所述电发热器是一种电热膜。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煮中药的装置,由装置的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汽对容器中的中药进行中药蒸煮,让中药的有效性给溶入到蒸汽中,形成药物蒸汽,再将药物蒸汽送入到冷凝器中,将药物蒸汽冷凝为含有药物有效成分的液体,该液体即为用于使用的药液,实现了自动煲中药的目的。如将药物蒸汽在未进入冷凝器前,直接输入到药物熏蒸器内,对病人患处进行熏煮,可延长熏蒸时间,保证熏蒸的治疗效果,借助于装置中设置的电子自动控制装置,确保不会发生干烧,也无须添水、控制火候和时间,并且不会出现药液溢出、煮糊、煮干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煮中药的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煮中药的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煮中药的装置,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装置中设有一个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导管5与一个中药容器6连接,在容器6中设有两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为蒸汽进入接口,另一个为药蒸汽出口,与冷凝器11的入口相连接,冷凝器11出口设有开关12与药液容器13连接,药液通过管道进入药液容器13内。
如图1所示,冷凝器11可采用一根管道多次弯折后构成,在冷凝器11的进口端接有一根装有阀门9的支管路10,可与药物薰蒸器直接连通,使装置具有两种使用功能(药液治疗和薰蒸治疗),在其出口端装有阀门12,出口端流出的药液送入盛药容器13中。
图3示出另一种实施方式,是将装置中的药蒸汽出口通过一根管道16直接与药物薰蒸器17相连接,这种结构的蒸汽蒸煮中药的装置只有一种使用功能。
如图1所示,在蒸汽发生装置中设有盛水容器2,在容器2中设有水位控制器3和电发热器1,与水位控制器3、电发热器1连接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中设有控制电路16,在控制电路16中可设置定时和自动控制电路,以实现自动控制功能,与控制电路连接的控制面板15设置在装置的底座14上;电发热器1可采用电热管或电热膜来实现。
为保证安全,在中药容器6中还设有安全阀7,在容器6的内侧设有罩在药蒸汽出口处的网罩8,使药液更纯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正礼;姚林林,未经姚正礼;姚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1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