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烤面包机的烘焙室无效
| 申请号: | 01271453.4 | 申请日: | 2001-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23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 发明(设计)人: | 谭天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天弘 |
| 主分类号: | A47J37/08 | 分类号: | A47J37/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睿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文 |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烤面包机 烘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制面包设备,特别涉及面包烤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烤面包机,俗称多士炉,由机壳、烘焙室、面包托架吸放和上下升降装置、电源以及相关的电气电路组成,其烘焙室由反射板、发热板、隔网、面包托架、端板和底板组成,反射板、发热板、隔网固定在两端板间,并依次设置在面包托架的两侧,面包托架可垂直上下移动。使用时,面包片插入烘焙室置于面包托架上,面包托架由外力压下,吸合装置将其吸住,开始烘焙。由于面包片有厚有薄,而反射板、发热板和隔网都是固定不动的,使得发热板与烘焙物体之间的距离不一,发热板的功效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面包片烘焙得不均匀,面包片可能弯曲变形,因烘焙程度不均匀,面包片食用时口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烘焙均匀、热效率高的烤面包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烤面包机的烘焙室,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底板、大致垂直固定在底板上并板面相对地布置于底板两端的端板,隔网、发热组件和反射板依次组合固定组成活动板,活动板位于端板之间并设置在面包托架的侧面,活动板的隔网面正对面包托架,活动板与使活动板相对面包托架移动的导向机构相连接,活动板上设置有强制移动机构;可上下移动的面包托架安装在端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所提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进行改进,因而具有烘焙均匀、利用热效率高,节约能源以及烤出的厚、薄面包片基本平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一在夹紧状态除去一侧发热组件和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一在张开状态除去一侧发热组件和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活动板10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之二在夹紧状态除去一侧发热组件和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烤面包机的烘焙室,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底板6、大致垂直固定在底板6上并板面相对地布置于底板6两端的端板5,隔网1、发热组件2和反射板3依次组合固定组成活动板10,活动板10位于端板5之间并设置在面包托架4的侧面,活动板的隔网面正对面包托架4,活动板10与使活动极10相对面包托架4移动的导向机构相连接,活动板10上设置有强制移动机构;可上下移动的面包托架4安装在端板5之间。如图2、3、4所示,所述强制移动机构为面包托架4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突出端41,突出端41与隔网1上的隔条11顶触,活动板1接近底板6的一侧向远离面包托架4的方向弯曲延伸,活动板1上至少设有一推/拉机构;活动板10相对面包托架4移动的导向机构为两端板5上至少对称开设两对一端接近面包托架4而另一端远离面包托架4的滑槽52,活动板10上对应设置滑柱10a并置于滑槽52内。所述推/拉机构为活动板10上至少设置一拉簧7,拉簧7的一端固定在活动板10上,另一端固定在端板5上接近面包托架4处。活动板10对称设置在面包托板4的两侧,拉簧7或压簧(绳)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两块对称的活动板10上。图3为两活动板呈夹紧状态,图4为两活动板呈张开状态。
如图5所示,隔网1、发热组件2、反射板3间依次设有间距。发热组件2为辐射/传导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为电热丝或正温度系数发热元件PCT或石英管。本实施例中采用电热丝,使用电热丝成本低效果好。所述电热丝21设置在耐热绝缘材料22上,耐热绝缘材料22置于电热丝21与反射板3之间。所述耐热绝缘材料22为云母板。
推/拉机构还有其他实施方式,如所述推/拉机构为活动板10背面至少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在活动板10上,另一端在与端板5或底板6固定连接的固定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天弘,未经谭天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1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