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架无效
申请号: | 01271176.4 | 申请日: | 200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9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英;杨大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宏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的机箱。
技术背景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核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常常作为病毒等的攻击对象,造成系统的瘫痪。同时,由于人为的误操作,也可能破坏计算机系统。因此,目前存在着一种BIOS开关装置,当接通开关时,用户可以对BIOS读写;而当关闭该开关时,则BIOS处于只读方式,此时,BIOS就会拒绝任何写的操作,由此可以预防不可预料的病毒攻击或者误操作而破坏系统。但目前计算机中固定该BIOS开关的装置多数采用螺钉或螺栓方式将BIOS开关连接到机箱上,这种方式不可避免地具有装配效率低的缺点,而且开关很容易地被误触发,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使得这种开关的实用性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卡榫方式将BIOS开关装置固定到机箱上的BIOS开关架,用于安装BIOS开关装置,它可以有效地固定BIOS开关装置,同时又可以高效且可靠地装配到机箱。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BIOS开关架包括:一个面板及两个侧板,其中,面板上设置有:平面板,在安装开关架时抵触到机箱上的开口,用于定位该开关架;柱体,同机箱上的开口相配合,用于防止BIOS开关装反;以及双孔,用于固定该BIOS开关装置;以及方孔,用于容纳BIOS开关装置的触发开关,其中方孔的高度高于触发开关,用于防止对触发开关的误操作;两个侧板上各设置有一个卡榫,同机箱上的卡口相卡接,由此利用开关架上的卡榫和平面将开关架牢固地固定在机箱上。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BIOS开关架的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BIOS开关架的正视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BIOS开关架的侧视图;
图1D是本实用新型的BIOS开关架的俯视图;
图2A是带有用于安装本实用新型的BIOS开关架的安装位置的机箱示意图;
图2B是用于安装本实用新型的BIOS开关架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所示,是本发明的开关架的结构示意图,该开关架由面板A及两个侧板B、C构成,大致呈“U”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面板A及两个侧板B、C是利用塑料整体压铸而成,其中,面板A的横截面呈“凸”形,如图1C中侧视图所示。因此该A面板有两个表面,即下表面4和上表面9;在面板A中央位置有一个方孔8,用于容纳BIOS开关装置的触发开关,并透过该方孔操作BIOS开关的触发开关,最好该方孔的高度高于BIOS开关触发开关的高度,以此来防止触发开关被不填触发;该面板A进一步包括两个柱孔3,分别位于方孔8的对称两侧,用于固定BIOS开关装置;以及在面板A的一侧并且在下表面4上形成一个柱体2,并且柱体2高度与上表面9平齐,如图1D中俯视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柱体的形状态为半圆形。在侧板B、C的外侧,各形成有一个卡榫1,并且该卡榫的进入方向朝向面板A。
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BIOS开关架配套使用,在计算机机箱上相应地设置一个安装位置,用于固定该BIOS开关架。这种带有BIOS开关架的安装位置的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参照图2A,其中用圆形虚线划出了安装该BIOS开关架的位置图,并且在图2B中示出该安装位置的放大图。该开关架的位置一般地置于机箱后部,并且凸出该机箱表面,是一个中空的开口7。如图2B所示,在该开口7的上下两个侧壁上各有一个卡口6,用于容纳BIOS开关架的两个卡榫1,并且在开口7的左右壁中的一个上有一个凹槽5,用于同BIOS开关架上的柱体2相配合来防止BIOS开关架装反。
在使用该BIOS开关架时,可以各种连接方式通过柱孔3固定BIOS开关装置,此时BIOS触发开关就会自动位于方孔8内,并且不会伸出方孔8。在将带有BIOS开关的开关架安装到机箱上时,只需要将带有BIOS开关的开关架对正机箱后部的开口7并且使开关架上的柱体2对准开口上的凹槽5轻按,此时开关架上的卡榫1就会卡入机箱上的卡口6,并且同时开关架上的下表面4就会抵触到开口7,由此就可以定位开关架。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架并不只限于固定安装BIOS开关装置,在实际中,可以将计算机上很多的开关通过该开关架安装到机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1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