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行李箱的轮具无效
申请号: | 01270788.0 | 申请日: | 200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5146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首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首卯 |
主分类号: | A45C13/38 | 分类号: | A45C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朝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行李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改良的行李箱的轮具,其主要是利用组设壳罩的特殊结构,使二容组于二定位槽孔的轮具组件分别设置于行李箱外部与内部,达到行李箱使用重心稳定,并确保行李箱底部结构强度的实用效益。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般传统的行李箱40,其是于底部适当位置组设有多数轮具10,且使该多数轮具10皆可旋转换向,当使用者使用该传统行李箱40时,可利用轮具10以便于移动行李箱40。其主要缺陷在于:
传统行李箱40的轮具10组设于行李箱40的方式是有二种,内部组设,如图2所示;及外部组设,如图1所示,当传统行李箱40的轮具10组设于其外部时,轮具10的高度将使传统行李箱40的重心不稳,进而有移动时容易倾倒,造成行李箱40损坏的疑虑;如传统行李箱40的轮具10组设于内部时,则传统行李箱40的箱内容置容间将减少,进而影响使用者置放的空间与其使用的便利性;又轮具10组设于行李箱40内部时,其是先于行李箱40的内衬框架41中的底部适当位置,开设容设孔42,再令轮具10组设于各容设孔42处,如此,该行李箱40的内衬枢架41底部的结构强度,势必受客设孔42所影响而降低,进而导致行李箱40的使用寿命缩短,如何改良轮具10与行李箱40间的组设,使其兼具稳定与结构强度佳,实为使用者的所企盼及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人以其多年从事各种产品的开发设计经验,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创造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行李箱的轮具,通过于行李箱底部预设位置组设多数适当的轮具组件,且使轮具组件具有一转向壳体、转向构件、定位构件及轮体,使二容组于二定位槽孔的轮具组件分别设置于行李箱外部与内部,达到行李箱使用重心稳定,并确保行李箱底部结构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行李箱的轮具,其是于行李箱底部组设多数适当的轮具组件,该轮具组件包括转向壳体、转向构件、定位构件及轮体,其特征是:组设壳罩是一预设造型的壳罩组接于该行李箱底部位置,该组设壳罩的二定位槽孔间具有适当高度差,二容组于该二定位槽孔的轮具组件分别设置于该行李箱外部与内部。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行李箱的外部轮具的示意图。
图2是传统行李箱的内衬枢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良的行李箱的轮具,是于行李箱40底部预设位置组设多数适当的轮具组件30,且使轮具组件30具有一转向壳体31、转向构件32、定位构件34及轮体33,其特征在于:组设壳罩20是一预设造型的壳罩构件,组设于行李箱40底部预设位置,且于二适当位置处形成定位槽孔21、22组设壳罩20间是具有适当高度差,通过此,以使二容组于二定位槽孔21、22的轮具组件30,分别设置于行李箱40外部与内部,进而达到行李箱40的使用重心稳定,并确保行李箱40底部结构强度较佳的实用效益。
上述已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组合的相关位置做一详述,以下就其使用情形及预期达到的功效、优点说明如后:
当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其是先将轮具组件30组设于二定位槽孔21、22中,此时利用该二定位槽孔21、22是具有适当高度差,而分别组设二尺寸相异的轮具组件30,且令该轮具组件30的转向构件32是同时与转向壳体31及组设壳罩20相组设,进而令该转向壳体31可通过转向构件32与组设壳罩20产生相对的转向动作,并利用一定位构件34将其限位,防止脱落,再使轮体33枢设于转向壳体31的适当位置处,如此,再将该组设有轮具组件30的组设壳罩20装设于行李箱40底部预设位置,即行李箱40的箱体为装设组设壳罩20,而于箱底对应组设壳罩20高度相差处,形成一适当空间容置组设壳罩20,并令另一处定位槽孔22的轮具组件30恰贴设于行李箱40底面外部,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组设壳罩20的装设,使轮具组件30一容设于行李箱40内部,以稳定行李箱40移动重心,避免倾倒,而另一轮具组件30则是组设于行李箱40外部,避免破坏箱体结构强度而造成使用寿命缩短的实用效益。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则下,所进行的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首卯,未经陈首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0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洗头车
- 下一篇:钉扣机的模具调节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