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诱发电位的毫针电极无效
| 申请号: | 01270607.8 | 申请日: | 2001-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00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霍彦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彦芬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诱发电位 毫针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检查诊断用品,特别涉及一种诱发电位针电极。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极大约有两种,一种是单极针电极:针柄长度8mm,其直径3mm,针长10mm,此电极体积非常短小;另一种是一次性皮肤表面电极,由一块长25mm,宽15mm,厚2mm的高弹泡沫,中间夹一4mm宽薄铜片电极条,由直径7mm的圆孔外漏电极片条,使用时贴于皮肤表面。以上两种电极均为原装进口仪器配件产品,其价格昂贵。操作过程中针电极短小极易污染,给患者造成感染。一次性表面电极因患者头皮脏、脂溢性皮肤或发根等因素,使得表面电极电阻增大出现干扰伪差,使检诊率降低、操作时间长,延误患者诊断。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不易污染、使用方便可靠的用于诱发电位的毫针电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诱发电位的毫针电极,它包括插头、针炙毫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导线、铜片及套管;导线的一端与插头固定连接,其连接部位由铜片包裹固定,导线的另一端与针炙毫针的针柄末端固定连接。
采用本技术方案,可制成能与脑干听觉诱发(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仪器配套使用的针电极。其外观干净、利索、漂亮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2)实用性强,本毫针电极适用于视、听、体感多种诱发电位,节约时效,提高了检诊率。(3)解决了原电极的干扰伪差、易污染问题。(4)经济耐用,节约大量资金外汇;本毫针电极每个成本费约合人民币3元,而且消毒后可连续使用,而原装进口一次性表面电极每个约合2-3美元,(5)本毫针电极适用范围广,可与各种进口及国产仪器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插头1、薄铜片2、导线3、套管4、由针柄及针头6组成的不绣钢针炙毫针5组成;导线3的一端与插头焊接在一起,再由薄铜片将连接部位包裹咬死,导线的另一端与针炙毫针5的针柄端焊接在一起;为使其牢固、外形美观,由塑料套管4将导线3及其两端连接处套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彦芬,未经霍彦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0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