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品防水袋无效
申请号: | 01270338.9 | 申请日: | 200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5116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福得 |
主分类号: | B65D30/02 | 分类号: | B65D30/02;B65D3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品 防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将物品装置其内的并能完全密封的物品防水袋。
背景技术
我国地广人多、气候多变,在台湾地区、海南岛、东南沿海地区每逢夏秋季节,太平洋上低气压经常形成台风袭扰我国上述地区,而台风往往带来暴雨,其降水量经常超过公共设施所允许的排水量,不仅使低洼地常遭水淹,而且也时常发生海水、湖江水倒灌现象,每当此现象发生时,不仅公共设施损坏严重,而且居室内外、仓库等地放置的物品,亦常遭水淹而损坏,尤其是一些怕水或电器用品及一些贵重物品,着水或水淹之后往往完全丧失了使用功能,十分可惜。
而在江浙、广州、四川、广西、武汉等一些南方城市和地区,每年也有多场暴雨或大的降水阶段,时常引发洪灾,也时常发生上述类似水浸水淹问题。而目前常采用遮盖措施也只能解决下雨被淋湿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物体下部浸水的防水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将物品预先装放其内并进行密封,以防止洪水、暴雨淹淋损坏物品的物品防水袋。本实用新的技术方案是:它由防水材料制成的带底的、上部为敞口状的袋体和一与该袋体对合的袋盖以及一将袋体与袋盖端口边嵌连密封的拉合机构组成,在拉合机构处可增设置另一层防水层。在暴雨或台风来临前,可将怕水的物品置入该防水袋之内,然后对合上袋盖后并将拉合机构拉好,即可达到防淹、防淋的目的,而且可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形图
图2为图1的II-II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形图
图4为图3的IV-IV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放物品时的开启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抽出空气后的实际使用时的立体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带底的上部为敞口状的袋体2,与袋体敞口端4形状相吻合并对合的袋盖3,及将袋体2与袋盖3对合周边嵌连密封的拉合机构5组成,拉合机构5与袋体2或袋盖3呈一体结构。参见图1至图5。
与软质防水袋体2相对合的软质袋盖3是由与软质防水袋体2的敞口端4一侧边相连为一体并延伸的部份所形成的一整体式中空防水袋1,或是由完全分离开的软质防水袋体2和软质袋盖3两部份对合后拉合而形成的中空防水袋1,中空防水袋上装设有抽气嘴8。参见图1至图4。
拉合机构5是由设置在软质防水袋体2敞口端4与软质袋盖3的周沿的相互嵌入或脱离开的嵌合密封部51以及控制嵌合密封部51嵌入或脱开的嵌拉头52组成的拉合式结构。参见图1和图2。
拉合机构5为单层设置或双层设置状。参见图4。
相对嵌入或脱开的嵌合密封部51是与软质袋体2和袋盖3连为一体的、且沿各自对合端口边沿略外凸的周缘部7上分布的两道或两道以上凸凹并相互嵌入的槽道和凸棱组成。参见图2。
双层设置的拉合机构5的嵌合密封部51是设置在与软质袋体2和袋盖3对合端附近本体相粘连延伸出的软质防水布层6上的对合端口处,在对合端口边沿略外凸的周缘部7上分布的两道或两道以上凹凸并相互嵌入的槽道和凸棱组成第二层嵌合密封部51,第二层拉合机构5拉合后将第一层拉合机构包复掩于其内。参见图4。
嵌合密封部51周缘部7上分布的槽道为E形,凸棱为F形。参见图2。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图5、图6所示,在台风暴雨来临前,将物品,尤其是室内较贵重且怕水的物品,比如电脑、手机、收录音设备、照相机等装入袋内,然后将袋体与袋盖扣对好,将拉头52由一端向另一端拉合,即可使袋体2和袋盖3对合周缘处的槽道和凸棱相互嵌入密封,如果需要可通过抽气嘴8抽真空,以使防水袋1贴紧其内物品并可减少其体积,参见图6,同时抽真空后可防止其内物品因漂浮后的相互碰撞,抽气嘴8内设有只允许气体排出的单向阀。
当然,本防水袋1也可以装冰箱、彩电等大一些的物品,亦可装衣服、被褥等,它除用于室内物品装放外,同样,也适合于室外物品,如:仓库、货场中怕水物品的装放。
防水材料可以是防水布,它们可通过纺织物涂胶或浸涂防水树脂后形成,也可以是稍厚一些塑料布成型而成,其嵌合密封部多采用一体压制成型构成,也可通过带有已成型好的嵌合密封部51的附加的条带经热压或粘接成型在袋体或袋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福得,未经陈福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03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健身车的磁控装置
- 下一篇:高速卧螺固液分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