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水位能移动的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70255.2 | 申请日: | 200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5093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金和 |
主分类号: | F03B3/08 | 分类号: | F03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水位 移动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利用水位能移动的发电装置,尤指一种由水的流动以产生电力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能源的消耗,目前可供发电的原料已渐呈现短缺现象,其中如石油、煤等火力发电已因成本过高且污染而已不为各国政府所延续采用。而较高科技的核能发电则因存在相当大的危险,亦不为反核人士所接受,造成现阶段的发电方式呈现断层危机。
而除了上述的发电方式外,又有一种以水力发电的方式被利用,而这种水力发电设备通常是设于水库,不但成本较高且较适用于大范围供电。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水位能移动的发电装置,其利用水流动时的位能转换,以带动发电机产生小功率的发电,以适用较小范围的供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利用水位能移动的发电装置包括有一由多个叶片组成的叶扇,所述的叶扇的轴心枢接于两个转轮,该两个转轮分别以传动带绕接于两发电机的转轮,将发电装置设于河流、海中(可将其叶扇的轴心设置于水平面附近),由水的流动位能以带动叶扇的转动,这样经由传动带使发电机的转轮转动,从而能由发电机产生一定功率的电力。
所述的发电装置,其中的发电机包含一线圈,一套于该线圈内的铁粉蕊,该铁粉蕊枢接于转轮;这样当转轮带动铁粉蕊转动时,得以使铁粉蕊与线圈的感应,以致线圈两端产生交流电压。
所述的发电装置,也可使多数的叶扇置于同一河、海水中,并使其发电机相互并接,以产生较大功率的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利用水流动时的位能转换,以带动发电机产生小功率的发电,以适用较小范围的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及其结构,将配合以下的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作出详细的说明,从而能对其有更清楚地了解,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运作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发电装置并列使用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叶扇 100、发电装置 11、叶片 12、轴心
13、转轮 14、传动带 2、发电机 21、壳体
22、线圈 23、铁粉蕊 231、轴心 24、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阅图1及图2所示的情况,这两个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及发电机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设有一由多个叶片11组成的叶扇1,该叶扇1的轴心12两端分别枢接于一转轮13,并且该转轮13分别以传动带14绕接于两发电机2的转轮24;所述的发电机2包括有一壳体21,在其壳体21内设有线圈22,该线圈22套以一铁粉蕊23,使铁粉蕊23以轴心231枢接于转轮24,并且传动带14绕设于该转轮24;由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水位能发电装置100,把所述的叶扇1置于河水或海水中,当水的不断流动使叶扇1转动,经由传动带14的传动使发电机2的铁粉蕊23旋转,并使其与线圈22形成感应,从而能在线圈的两端产生一定的电压,达到利用水位能移动发电的目的。
参看附图3,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运作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叶扇1置于河、海水中,当水不断流动(如图中所示的F方向)时,其移动位能将使叶扇1不断地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2的转动,使得发电机2产生一定功率的电量。
当然,该由一叶扇1及两发电机2所组合的发电装置100单体,基于线圈的设计,仅能产生小功率的发电量,适用于小范围的供电。因此,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将多个的叶扇1分置于河、海水的不同位置,在河、海水不断流动时,得以于不同的段落使叶扇1转动,再将各发电机2予以并接,从而能产生较大功率的发电量,以供应较大范围的供电量,以充分利用每一段落的水位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以可转动的叶扇,配合发电机构成发电装置,使单一或多个的发电装置设于流动的河、海水中,利用水流动的位能达到发电效果,不仅达到自然资源发电的目的,且防止不当的污染,以达到环保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金和,未经邱金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02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