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铁水渣铁分离与脱硫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70105.X | 申请日: | 2001-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66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盛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富春 |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铁水 分离 脱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行业使用的,将高炉铁水实施脱硫(脱硅或脱磷)处理并将渣铁进行分离的设备。
我国是一个以1000立方米以下中小高炉为主的炼铁国家,中小高炉的铁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在这些中小高炉炼铁过程中,由于脱硫(脱硅或脱磷)站的建造运营成本过高,铁水一般不经脱硫(脱硅或脱磷)处理。其铁水渣铁分离采用渣铁分离器实现,由渣铁分离器的挡渣板将高炉渣挡住并经排渣槽排出。大型高炉设置有专门的脱硫站,采用氮气吹沸,喷粉脱硫的方法实现铁水脱硫,而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氮气使铁水大幅度降温,影响铁水后续转炉吹炼的正常进行。
未经脱硫(脱硅或脱磷)处理或处理不充分的铁水给后继的炼钢工序带来很大的压力。这是导致目前我国钢铁产品档次低,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的重要因素。高炉铁水脱硫问题已对我国钢铁产品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形成了严重制约。在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这一问题已日趋成为冶金工作者关注的重大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设计的高炉铁水渣铁分离与脱硫装置,铁水的脱硫(脱硅或脱磷)与排渣在该装置中得以全部完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铁水渣铁分离与脱硫装置,由装置内部的挡板(2),装置一端的进铁槽(1),靠近进铁槽(1)的出渣槽(6)以及装置另一端的出铁槽(5)构成,其中所述的挡板(2)下方留有铁水进口(8),靠近装置出铁槽端的内部空间为一个圆柱形的脱硫室(4),脱硫室(4)与出渣槽(6)之间有一出渣口(7),在该脱硫室内设置有搅拌器(9)。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附加以下技术特征:1、出渣口(7)的一个侧面与脱硫室的圆形相切。2、在脱硫室(4)内部出渣口(7)的一侧设置有挡渣板(3)。3、所述的出铁槽(5)为一个茶壶式出铁通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在同一装置内完成脱硫(脱硅或脱磷)和渣铁分离,充分利用了炉前空间,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紧凑的特点;(2)、脱硫室和出渣口的形状设计实现了螺旋搅拌,切线排渣,脱硫反应更充分,高炉渣和脱硫渣排放更加顺畅;(3)、挡渣板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装置铁渣分离和排渣的畅通。(4)、出铁槽设计为茶壶式出铁通道,经过处理的铁水从脱硫室底部的出铁口向上返流,有效防止了渣子随铁水流出,另一方面,当该装置有两个出铁槽时,可根据需要将其中一个铁水出口用水口堵堵住,实现出铁切换;(5)、造价合理,实用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设置有进铁槽1,在靠近进铁槽1的位置开设有与其垂直的出渣槽6。进铁槽1的深度较出铁槽6深。在档板2的下方设有铁水进口8。铁水从进铁槽1进入本装置,浮在铁水表面的渣子被挡板2挡住,并从出渣槽6排出,渣子下方的铁水流经铁水进口8进入到脱硫室4中。脱硫室4是一个圆柱形的空间,也可以是一个上端截面积较大的圆台形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一个搅拌器9,其上端固定于炉前的支架上,用于按逆时针方向搅动脱硫室4内的铁水,使其与源源不断加入的脱硫剂(脱硅或脱磷剂)充分反应,并利用铁水旋转的离心力将脱硫渣和高炉渣从出渣口7排入到出渣槽6中。出铁槽5的深度较出渣口7的深度更深,经过脱硫和渣分离的铁水从出铁槽5底部向上流出。
为了更顺畅地排出脱硫室4中的渣子,本实用新型将脱硫室4的出渣口7的一个侧面,即图2中的下侧面设计为与反应室4的圆形相切,以实现预定的螺旋搅拌,切线排渣。
为了解决脱硫室4中的渣子随铁水旋转不易排出的问题,在脱硫室4内部出渣口7的一侧,即图2所示的上侧设置有挡渣板3。
出铁槽(5)设计为茶壶式出铁通道,经过处理的铁水从脱硫室(4)底部的出铁口向上返流,有效防止了渣子随铁水流出,另一方面,当该装置有两个出铁槽时,可根据需要将其中一个铁水出口用水口堵堵住,实现出铁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富春,未经盛富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0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隔热蜂窝板
- 下一篇:直升机尾桨叶根部保护套装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