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清淤船无效
| 申请号: | 01269376.6 | 申请日: | 2001-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92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光 |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清淤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类,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清除河道淤积泥沙的工程船。
现有的工程船,如绞吸式挖泥船;冲吸式挖泥船;绞冲混合式挖泥船;他们虽然结构各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把河底的淤积泥沙挖送到岸上来。对于挖沙弃土数量巨大的工程来说,存放弃土弃沙就成了问题,例如黄河的清除淤沙降低河床工程就是如此。一种能把弃沙安置在深海里的清淤工程船,就成了人们的愿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把河床淤积泥沙送往大海的清淤工程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清淤工程船,其结构特点为:在船体1中安装有原动力机和水泵,其水泵的进水口2设在船头的最下方,水泵的2个出水口3分设在船的两侧靠近船头的一条直线上,与水泵出水口3连接的是2个水管4,与水管4另一端连接的是可以自动跟踪河床的射沙水枪组5,射沙水枪组5上固定着连动装置6,连动装置6的另一端设在水泵出水口3处。
水下的淤积物是由水流携带而来的,只要条件具备,这些淤积物一定可以再随水流走,这是一种自然现象。高效清淤船是水上的漂浮物体,它的工作可以使淤积泥沙依次的离开河床混入流动的水中,成为淤积泥沙重新运动起来的首要条件。
附图是高效清淤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及实施例:
图中,1为船体,2为水泵进水口,3为水泵出水口,4为水管,5为射沙水枪组,6为连动装置。
由附图可知,对河床淤积泥沙实施冲击的工作介质—水,是通过水泵进水口2进入船体1的,加压后从水泵出水口3出来,经过水管4,到达可以调整角度的射沙水枪组5,并受连动装置6的控制以最佳的角度向河床冲击。
如果水泵出水口3不靠近船头或者水管4的长度不够,射沙水枪组5就不容易接触到河床,而无法工作。所以水泵出水口3的位置应该设在靠近水泵进水口2的地方,水管4的长度应该在0.5至1.5个船长之间,水管4越长适应的工作水深就越深。
由附图可以看出,向河床冲击的工作水流与水平面问有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的大小要根据所清除物的质地而确定,一般应定在20度至80度之间,是通过在工作室操纵连动装置6完成的。还可以通过操纵连动装置6调整向河床冲击的水流的方向,实现船舶向前移动或者向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如下:
启动船体1中柴油机带动的水泵,河水就会加压后进入水管4,这时要根据所要清除淤泥的质地情况,把水的压力调整到一个适当的数值,一般在0.5公斤/平方厘米至15公斤/平方厘米范围内,这些带压力的水从跟踪河床的射沙水枪组5向淤积泥沙实施冲击(实现跟踪河床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最简单的是:利用射沙水枪组5的自重就可以实现),使淤积泥沙与流动的河水混合,然后随水流向大海。从而完成清淤的使命。为了取得最佳效果可以反复操纵连动装置6调节射向河床水流的角度,直到找到适合这里的土质和水流的角度,取得最满意的效果为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与现有的同类相同马力的工程船相比,效率会大大的提高。第二,解决了弃置废沙废土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光,未经王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9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