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轴系纵/弯/扭振动动态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8387.6 | 申请日: | 200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5082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舒歌群;刘昌义;郝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6 | 分类号: | G01M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 机轴 振动 动态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内燃机轴系动态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内燃机曲轴不但承受气体压力的作用和惯性力的作用,而且要将各个曲拐上的扭矩汇总并经过功率输出端向外输出,驱动其他机械旋转作功。曲轴在工作中要承受扭转力矩的作用,同时还要承受弯曲力的作用。并且由于曲轴结构的特殊性,因此曲轴振动基本上是扭振、弯曲振动及纵向振动的组合。由于曲轴与主轴承的耦合作用,从而导致机体振动并辐射噪声。因此,内燃机轴系振动是引发内燃机结构和动力装置振动与噪声的主要激励源。
在内燃机轴系振动的测试上,以往主要是对轴系的扭振进行测量,有机械式、电磁式、激光测试等方法。在内燃机轴系扭振的测试过程中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非接触的电磁式测试方法。其基本原理如图,在转动轴8与内燃机曲轴之间通过中间轴连接,齿轮2与转动轴8连接并随曲轴转动,壳体3通过轴承4相对于转动轴8可转动。测试时,将壳体3用绳索与地面固定,电磁传感器安装于壳体3上的安装孔内,对着齿轮2。齿轮转动时,齿轮切割磁力线,从而使电磁传感器感应信号并输出。对于轴系的弯曲振动和纵向振动的测量,只有应用激光测试方法。但是激光测试设备昂贵、对测试环境的要求较高,并且测试方法复杂,因此应用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要在现有非接触电磁式测试装置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改进了的曲轴动态测试装置,它既可对曲轴的扭振进行测试,同时又可对其弯曲振动及纵向振动进行测试。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在由连接曲轴的转动轴8、齿轮2、轴承4以及壳体3及安装在其上的传感器组成的现有非接触电磁式测试装置的基础上还装有通过挡圈7用紧固件螺栓6与壳体3连接紧固和壳体3上的止口以及挡圈5而压紧轴承4外圈的压紧装置,以及螺栓1通过齿轮2连接转动轴8压紧轴承内圈的压紧机构,其壳体3上沿纵向及径向安装有加速度传感器而组成的非接触电磁式测试装置。它与原有技术相比有明显的进步,不是单一扭振的测试设备,而是可对曲轴振动的扭振、弯曲振动及纵向振动的全部振动的测试,其结构简单可靠、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为内燃机轴系纵/弯/扭振动动态测试装置示意图,图中1-螺栓,2-齿轮,3-壳体,4-轴承,5-挡圈,6-螺栓,7-挡圈,8-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转动轴8与内燃机曲轴之间通过中间轴连接,齿轮2与转动轴连接并随曲轴转动,壳体3通过一对滚珠轴承4安装于转动轴8上,并可转动。在安装中,通过以紧固件螺栓6安装在壳体3上的挡圈7和壳体3上的止口以及挡圈5压紧滚珠轴承4的外圈,以螺栓1通过齿轮2压紧滚珠轴承4的内圈,从而消除滚珠轴承4的间隙,使曲轴的纵向振动和弯曲振动信号能通过转动轴8并通过滚珠轴承4传递到壳体3上。测试时,将壳体3用绳索与地面固定,内燃机轴系的扭振信号的测量如上所述,电磁传感器安装于壳体3上的安装孔内,对着齿轮2。齿轮转动时,齿轮切割磁力线,从而使电磁传感器感应信号并输出。由于壳体3在内燃机工作时保持不动,所以内燃机轴系的纵向振动和弯曲振动的测量可在壳体3上沿纵向和径向安装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测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燃机轴系纵/弯/扭振动动态测试装置,是在内燃机的研究中对于改善曲轴的振动,以及减少噪声等基础工作中的重要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8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