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飞行器具无效
申请号: | 01268085.0 | 申请日: | 200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5101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龙;庄昆林;魏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龙;庄昆林;魏明达 |
主分类号: | A63H27/18 | 分类号: | A63H2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飞行 器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左翼与右翼底部设有左导流翼及右导流翼以形成导流空间的改进的飞行器具。
二、背景技术
如图6所示,为习用飞行器具,其是在机身7的中段二侧分别设有左翼8及右翼9,并于机身7的后端设有尾翼71。由于此种飞行器具往往以较轻的材质制成(如纸或聚苯乙烯),为了能够在掷出时具有较佳的惯性效果,故常在机身7的前端设有配重体72,以便在飞行时飞行器具能够前、后平衡。然而左翼8与右翼9只在飞行时,可单独借由空气浮力,避免快速掉落。然而此种飞行器具的左翼8及右翼9并不具有主动控制空气对其增加浮力的功能,因此在空气中飞行的时间无法延长,因此则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的飞行器具,借设于左翼与右底部的左导流翼及右导流翼,增加空气对左翼与右翼底部的导流,从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浮力,借以延长滞留于空中的时间;再借由该左导流翼及右导流翼外侧宽度递缩的结构,使飞行更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飞行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由前向后延伸的机身,该机身的前侧结合一配重体,该机身向左及向右分别延伸一左翼及一右翼,该左翼与该右翼具有相对应的预定形状,该左翼与右翼的后侧分别延伸一左尾翼及一右尾翼,而该左翼与右翼的前侧缘底部分别至少连接一左导流翼及一右导流翼,该左导流翼及右导流翼的后侧分别与该左翼及右翼分离一预定距离,而该左导流翼及右导流翼则分别连接于该机身的左、右二侧,且左导流翼与左翼及右导流翼与右翼的不连接处分别形成一导流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进的飞行器具,其中配重体的后侧具有一上、下及后侧通空的插槽,该插槽可插入该机身前端。
前述的改进的飞行器具,其中左导流翼及右导流翼分别向该左翼及右翼的二相分离外侧及前侧递缩。
本实用新型借设于左翼与右底部的左导流翼及右导流翼,增加空气对左翼与右翼底部的导流,从而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浮力,借以延长滞留于空中的时间;再借由该左导流翼及右导流翼外侧宽度递缩的结构,使飞行更平稳。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A是图1所示的II-II剖线的剖视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左、右翼在飞行时受到的力量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V-V剖线的剖视图。
图6是习用飞行器具的立体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飞行器具,其具有一由前向后延伸的机身1,该机身的前侧结合一概呈鸟类头形的配重体4,该配重体4的后侧具有一上、下及后侧通空的插槽41,该插槽41用以夹住该机身1的前端。另外,该机身1的顶部向左及向右分别延伸一左翼2及一右翼3,该左翼2与该右翼3具有相对应的预定形状(本实施例则相似于鸟类的翅膀)。该左翼2与右翼3的后侧分别延伸一左尾翼21及一右尾翼31,而该左翼2与右翼3的前侧缘底部分别连接一左导流翼22及一右导流翼32。该左导流翼22及右导流翼32的后侧分别与该左翼2及右翼3分离一预定距离L,而该左导流翼22及右导流翼32则分别与该机身1的左、右二侧连接,且该左导流翼22及右导流翼32分别向该左翼2及右翼3的二相分离外侧及前侧递缩。
需要强调的是,该左导流翼22及右导流翼32的后侧分别与该左翼2及右翼3分离预定距离L,该斜向下延伸的左导流翼22及右导流翼32则分别与该左翼2与该右翼3形成一攻角α。此一攻角α在流体力学中,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即分解为如图2B所示,该左、右翼2、3以速度V向前飞行,相对风向则以速度V′沿着该左、右翼2、3顶面与该左导流翼22及右导流翼32的底面流过,因而产生一垂直于该左导流翼22及右导流翼32的空气动力(Aerodynamic force)F。该空气动力F可分解成两个分力,一是垂直于风向的升力K,另一为与风向同一方向的阻力D;由于该升力K可将该左、右翼2、3整个往上推,而使整台飞行器具具有较佳的浮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龙;庄昆林;魏明达,未经张天龙;庄昆林;魏明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8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