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供手部支撑的扶手无效
| 申请号: | 01267853.8 | 申请日: | 200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07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秀雪 |
| 主分类号: | A47C7/54 | 分类号: | A47C7/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供手部 支撑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于一种扶手,尤其是指一种可供手部支撑的扶手。
背景技术
椅子的结构发展由原始的木制座椅,发展至今的皮制座椅均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及舒适性,而舒适性极高的皮制座椅运用于办公座椅居多。一般而言,大型的办公椅均会有设置扶手,以供长时间办公人员的手部有一良好支撑扶持。
而如图6所示,为公知的办公座椅,其包括有一座椅10,该座椅10具有一座垫11及一背垫12,座垫11及背垫12两侧各设有扶手13,该扶手13两端分别固设于座、背垫11、13侧边上,用以稳固座、背垫11、13,而由图中可看出扶手13为一弧形状,可供使用者的手部扶撑,但是使用者若是在打计算机时,使用者的手腕部份会离开扶手13而位于计算机键盘上方或是承放于计算机桌上进行敲打键盘的动作,而手肘部份则呈现悬空状态,并无法抵靠在扶手13上的,如此一来,使用者的手部在长期间的计算机作业下,手腕会因手肘部份的悬空,而会有酸痛的情形发生,且容易造成打字姿势不正确,影响工作进度以及职业伤害等等,因此该扶手13无法供使用者在施行计算机作业时,能具有良好的手部支撑性。所以,扶手13如何改变其结构形态,以提供消费者的需求,乃业界致力的目标。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为解决此一问题,乃决心凭其从事家俱业设计、制造及研发的多年经验,盼能创造出一实用的结构,经多次的开发改良后,终于精心研法出本实用新型,并可达到预期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供手部支撑的扶手,其中支撑架由扶手本体悬设而出,能使使用者的手肘可得到一良好的支撑,减少酸痛以及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姿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弧形状扶手本体,其具有结合固定于座椅背垫的第一端及结合固定于座椅座垫的第二端;
一支撑架,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二端固设于该扶手本体上,而第一端则朝扶手本体第一端方向呈一角度延伸。
所述相连接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设有同向设置的弧形上表面及弧形下表面,而支撑架第二端固设在扶手本体下表面。
所述支撑架由一外围框以及固设在外围框内侧的两固定片所组,而外围框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端具有两不相接的结合端部,两结合端部由扶手本体延设出。
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不与扶手本体相接。
所述支撑架上可设有一扶手垫。
所述支撑架可为朝扶手本体第二端方向呈一角度延伸。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供手部支撑的扶手,其中,支撑架由扶手本体悬设而出,而能提供使用者的手部在长期间的计算机作业下,手肘可得到一良好的支撑,而不致于悬空,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者手部酸痛以及影响打字姿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于扶手本体下方设置另一扶手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
图6为惯用的座椅扶手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座椅 11、座垫 12、背垫
13、扶手 20、扶手本体 21、第一端
211、结合孔 22、第二端 221、结合孔
23、上表面 24、下表面 30、支撑架
31、外围框 311、第一端 312、第二端
313、结合端部 314、结合端部 32、固定片
321、穿孔 40、扶手垫 41、螺孔
42、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功效、特征及目的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标号说明于后,相信经过说明后,贵审查员可由此对本实用新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供手部支撑的扶手,请先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扶手本体20,其具有第一端21具第二端22,该第一端21及第二端22横向上各设有一结合孔211、221,其中相连接的第一端21及第二端22设有同向设置的弧形上表面23及弧形下表面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秀雪,未经吴秀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7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