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发肋骨骨折胸壁外固定牵拉复位器无效
申请号: | 01267783.3 | 申请日: | 200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5062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董昕;肖鸿志;康录慧;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 | 分类号: | A61F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宇强 |
地址: | 3002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发 肋骨 骨折 胸壁外 固定 牵拉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肋骨骨折复位器,特别是一种多发肋骨骨折胸壁外固定牵拉复位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公知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或肋骨、肋软骨关节脱位,可使胸壁塌陷并随呼吸浮动,其运动方向与正常胸壁运动相反,同时往往伴随有血气胸,这是常见的胸部严重损伤,死亡率高达50%。临床抢救治疗中较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固定胸壁,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胸壁加压包扎的方法使胸壁的塌陷部位不随呼吸浮动,但缺点是愈合后胸壁凹陷畸形,对以后的呼吸循环功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肺功能的影响。另一种是巾钳滑车牵引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布巾钳夹起肋骨用绳牵起,悬吊在固定件上,如在床架上或在滑轮上,坠以重物牵引。这种办法的缺点是病人必须卧床不动,尤其是多发肋骨骨折,从而限制了患者的正常的生活和必要的体位改变,并且牵引疼痛无法避免。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全身并发症,并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支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愈后不使胸壁畸形,不限制患者自由活动,减少痛苦的肋骨骨折复位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将提拉骨折肋骨牵引线的固定件制成一个安置在人体胸壁外侧的弯曲度适合人体胸廓形状的弧形薄板,该薄板上制有系栓提拉骨折肋骨牵引线的小孔和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大孔。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薄板的边缘是不易损伤人体皮肤的圆角。
所述薄板是由塑料或有机玻璃或金属材料制成的200~500毫米长、100~400毫米宽、2~5毫米厚的薄板。
薄板上的提拉骨折肋骨牵引线的小孔的分布是5~20行、5~30列,其直径是0.5~5毫米。
所述薄板可以是梯形、也可以是适合损伤部位固定需要的其他形状。
薄板上的大孔是1~2个、直径为10~20毫米,其位置分布是薄板的上方或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在胸壁外侧安置一个适合人体胸廓形状的弧形薄板,通过薄板小孔和牵引线来牵拉骨折肋骨,代替牵拉固定设备,从而将固定复位着力点固定在病人自身上,使骨折肋骨复位不需特殊设备,因而操作简便,病人能尽早下床活动,有利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且该复位器的薄板可随人体胸廓形状调整制做,使骨折肋骨复位后,不会有愈后胸廓凹陷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日后肺功能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梯形固定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肋固定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肋固定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固定件1是用一块面积为:200~500毫米(长)、100~400毫米(宽)、2~5毫米(厚)的有机玻璃薄板制成的,弯曲弧形5适合肋骨骨折患者胸廓的固定件1,(当然固定件也可以由塑料或各种可弯曲成型的金属薄板制成),而本实施例的固定件1的面积为:400毫米(长)×300毫米(宽)×3毫米(厚)的有机玻璃薄板。在固定件1上还制5~20行、5~30列的直径为0.5~5毫米的小孔2,用来系栓牵引线6。本实施例采用的是15行、20列的直径2毫米的小孔。在固定件1的上方和下方各制有一个直径为10~20毫米的大孔3、8,用来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4、9。本实施例的大孔3的直径为15毫米。为了防止固定件1在患者胸廓安装时或患者活动中损伤人体皮肤,固定件的四角部位和边缘均制成圆滑的弧面或圆角7。
当牵位固定骨折肋骨时,根据患者胸廓大小及损伤部位选择不同规格的固定件,通过消毒胸部皮肤后,在麻醉下,用牵引线(如:钢丝或粗尼龙线)将骨折处肋骨分别提起,将复位器的固定件的弧面置于患侧胸部,经复位器的固定件的小孔引出钢丝予以固定,从而使患者骨折肋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第三医院,未经天津市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77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识别卡的收纳装置
- 下一篇:录码计数点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