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备胎式可调整角度自行车携车架无效
| 申请号: | 01267694.2 | 申请日: | 2001-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7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秋桂 |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践实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备胎 可调整 角度 自行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携车架,尤指一种整体构件简单、操作使用上极为简易方便,使整体具有极佳的夹持紧固功效,且可使车体携行的自行车作适当角度的架设携行,极适合使用者自助使用的备胎式可调整角度自行车携车架。
背景技术
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同时,不仅人们的生活品质愈趋提升,且周休二日的来临,也造就了休旅车、吉普车的畅销,令民众的生活与休闲更趋方便化,而一般常见的休旅车大多于车顶或车体的备胎处架设一可供携带自行车的携车架,达到随处休闲旅游、随处运动健身的使用功效。
现今提供备胎式车体的携车架结构,就有数种之多,参见图7,为习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于车体的备胎处装设一携车架50,该携车架50将一固定板51固设于车体的备胎处,且固定板51的管柱511上装设一备胎(图中未示),并以一搭接管52的插管521组设于管柱511上,令一栓体53固设搭接管52及管柱511,该搭接管52顶缘适当处固设有一锁柱54,该锁柱54的两侧另各固设有一V形板55,令自行车的上管置放于该V形板55上,再以一具倒V板561的压块56设于其上,令一固设体57固锁压块56,该结构可供使用者方便携行固设至少一辆自行车,可达到休闲旅游、运动健身的使用功效;然而,习用携车架结构虽可达到携行固设至少一辆自行车的目的,但由于固设自行车后的整体呈固定型态,而因自行车车架体本身的大小不一,所以无法将其确切夹固于自行车的重心处,且自行车固设后突露出车体的外部太多,会造成驾驶上的危险,使用上甚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备胎式可调整角度自行车携车架,其可使车体携行的自行车可作适当角度的架设携行,将其稳固夹固于自行车的重心处,且自行车固设后突露出车体的外部较少,不会造成驾驶上的危险,使用上甚为方便;且整体操作使用上极为简易方便,极适合使用者自助使用,达休闲旅游运动健身的使用成效。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备胎式可调整角度自行车携车架,其于车体的备胎处装设一携车架,所述携车架将一基板固设于车体的备胎处,且基板的延伸柱上装设一备胎,并以一组接管件的套柱组设于延伸柱上,一紧固件固设组接管件及延伸柱,该组接管件顶缘固设有一螺柱,螺柱两侧各固设有至少一跨设板,自行车的上管置放于该跨设板上,以一具相对夹板的压掣板装设于其上,以一固锁件将压掣板锁固于承管的螺柱上;其特征是:所述基板与组接管件连接处及组接管件另端至少设有一角度调整结构。
所述角度调整结构于延伸柱上设有一滑槽,且组接管件的套柱上分设有复数个不同角度的插孔,以一定位件插设于套柱的插孔及延伸柱的滑槽中。所述角度调整结构还可于上述组接管件上分设出一具跨设板的承管,承管一端设有一阶级端,所述阶级端上分设有不同角度的插孔,且组接管件上也分设有不同角度的插孔,该承管的阶级端插接定位于组接管件上,以一定位件插设定位于组接管件及承管的插孔中。
所述紧固件一端另可设有一可供使用者便于以手部紧固或旋松该紧固件的扳动部。
所述组接管件的底缘另可设有一可供抵固备胎胎面而令整体可极佳化紧固的抵板。
所述跨设板及夹板上另可各装设一令整体夹固自行车时避免刮伤外表的缓冲垫。
所述自行车的上管还可为一扣设连杆,此扣设连杆卡固于不具上管的自行车前把与后座支杆上,所述扣设连杆夹设于跨设板及压掣板间。
所述组接管件及承管间的角度调整结构可于组接管件内缘设有复数个V型切槽,且该承管的阶级端也可设有一V型切槽,通过承管的阶级端滑设定位于组接管件中。
籍由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构成,故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基板与组接管件间另设有一角度调整结构,且该组接管件另分设出一具跨设板的承管,并于组接管件及承管间另设有一角度调整结构,可使车体携行的自行车可作适当角度的架设携行,将其稳固夹固于自行车的重心处,且自行车固设后突露出车体的外部较少,不会造成驾驶上的危险,使用上甚为方便;因调整紧固件所设有的扳动部及锁固件,可实现其角度调整,故整体操作使用上极为简易方便,极适合使用者DIY使用,达到休闲旅游运动健身的使用成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设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夹持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夹持调整动作示意图。
图7为习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秋桂,未经王秋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7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自动制动装置的传感器
- 下一篇:型煤制造装置用液压同步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