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扭车前轮组无效
| 申请号: | 01267527.X | 申请日: | 2001-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5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久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11/08 | 分类号: | B60B11/0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扭扭车前轮组,其是涉及于运动、娱乐的技术领域,尤指针对扭扭车的前轮组加以改良,加强前轮组的平衡性以及缓震效果。
背景技术
按由扭扭车是用以训练特技的自行车,如图6所示,车体50具有链盘传动的后轮、曲柄及踏杆、座垫,其差别是车体50的前轮组60是一对小滑轮形式,利用前、后轮大小比例差距大的形式,得有更多空间展现特技、身段。惟,该前轮组60设计有其缺憾;
由于车体50转弯时,是倚靠人体倾斜而带动车体50,然,前轮组60是包含有一对小滑轮,前轮组60明显仅是在两小滑轮之间的轮座62锁接于车体50前端,因此转弯时,轮座62随车体50侧倾,而仅有一小滑轮接触地面,容易让初学者失去重心,难以驾驭,导致失衡摔跤甚至发生不可预测的意外。
缘是,本实用新型人一本钻研创作的精神,著手研究开发,本着多年专业经验与心得,悉心试验,推陈出新,进而提出本实用新型,以期改善现有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提供一种扭扭车前轮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改良前轮组的平衡性,当车体转弯,也仍确保前轮组的两个小滑轮仍能平稳接触于地面,并配合吸震设计予以消震、弹性支持前轮组著地的状态,确保掌控平衡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扭扭车前轮组,该车体于前端设一前轮组,其特征在于,前轮组设有一连接车体的基座,基座底面锁贴固定有一跟座,跟座底面突伸有突部,突部前方设前端,后方设后端,前、后端是呈倾斜相向状,前端底面凹设有球穴;安装于跟座的前轮,两前轮端面之间是枢设于一轮座两端,轮座在两前轮之间,朝跟座的前端延伸有一抵座,抵座末端设有一对应接触于球穴的万向接头;以及轮座在对应后端是延伸有一支座环,于支座环的双向端面上各定位置放有一上弹块与一下弹块,并配合一螺栓贯穿上、下弹块而连结于跟座的后端。
其中该万向接头周侧套设有一缓冲环,使万向接头与球穴形成贴触,缓冲环为前端与抵座端面之间所抵压。
其中该前轮的支座环的内面上、下端口各扩设有一内径更大的凹槽,以各于凹槽中置放上弹块与下弹块。
其中该上、下弹块对应凹槽的端面是设成斜面。
其中该上、下弹块异于支座环的另一端面是盖设有一盖片,跟座于后端面上与盖片之间设一螺帽,螺栓由支座环下方的盖片、下弹块中央贯穿,锁入螺帽以及跟座的后端中定位。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实用功效,兹以下文所述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组安装于扭扭车的侧视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组元件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组组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组端视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轮组转向状态的端视平面示意图。
图6是传统的扭扭车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扭扭车前轮组,如图1,基本上,车体10是包含一斜向的主杆11,主杆11中间设有一供辅助握持的把手杆12,以及主杆11后侧枢设有后轮13,车体10并设有大链盘14以及得驱动大链盘14旋转的曲柄16,大链盘14连结链条15,使其驱动后轮13旋转,主杆11上端连结有座垫17,下端是锁设固接有一基座21,其连结前轮组20,其特色是改良前轮组20构造,其中;
如图2、图3所示,其是于基座21底面锁贴固定有一如鞋跟状的跟座22,而跟座22底面突伸鞋跟状的突部23,于前方设前端231,后方设后端232,前、后端231、232是呈倾斜相向状,前端231底面凹设有球穴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久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久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75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热风式木材烤炉
- 下一篇:带回弹量检测装置的单柱式液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