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路面的突出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7358.7 | 申请日: | 200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504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新民 |
主分类号: | E01F9/04 | 分类号: | E01F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面 突出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路面的突出物装置。
二、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行驶的道路设计中,为加强驾驶人员安全行车的意识,均在交叉路口或高速公路收费站前设置一减速路段,另,在道路的车道分隔线上设置一凸出块,以提醒驾驶人员对前方的路况及变换车道时应当更加注意,以免发生危险。
以往,最常见的提醒驾驶人员注意行车道路状况、减慢行车速度的方法是利用水泥、柏油、油漆及塑料制成的反光减速块或铝合金反光块等铺设成一条条的路面凸出体,经由凹凸不平的路面及反光减速块的反光效果,使车辆经过产生震动和反射作用,达到警示驾驶人员加强警觉目的。
但是,由于前述传统方法会产生一定瑕疵,反而会影响驾驶人员及行人的安全。其一,采用水泥所设的警示路面,因为使用时间长和车辆行驶碾压次数过多等因素,警示路面容易产生碎裂的小石块,在车辆高速行驶间,因快速通过而使小石块被车轮轮胎橡胶本身的沟纹部分带起,小石块带起时扬起的速度非常快,往往会冲击后方行进间的车辆的挡风玻璃,使驾驶人员因惊吓紧急刹车不及而导致危险。采用柏油所设的警示路面,因高温环境影响,容易发生柏油软化现象,使其失去警示功能。油漆警示路面也可能因高温环境影响,而产生挥发性有毒气体,严重影响环境的生态及身体健康。采用塑料反光减速块所设的警示路面因属于塑料制品,故容易因高温环境产生变形、劣化及破碎,其反光片也因前述的因素无法再锁合于减速块上,而产生脱落后,给驾驶人员在行驶间造成潜在危险。另,塑料反光减速块,其光滑的表面,无法给车辆提供一个稳固的抓地作用,故,在雨雪天气时,由于底面湿滑,造成车辆在改变车道时容易产生打滑现象。采用铝合金反光减速块所设的警示路面,在车轮碾压时,会造成剧烈震动和巨大的声响,容易造成车轮的损伤,以及驾驶人员一时的恐慌而发生事故。其二,传统的警示路面一旦损坏、缺角等需要修补时,不仅要由大量的人力进行修护作业,而且原先材质已经定型甚至劣化,所以修补上的材质也无法完全达到与原先材质相互紧密配合的效果,从而产生再次脱落的情况。其三,传统材质制成的突出块,其没有减低噪音的效果,因此往往在车辆通过期间,突出块会产生高分贝的噪音,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安宁,造成另一次公害的发生。
三、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习用警示路面所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本身具有反光折射作用和增加防滑效果,减低车辆碾压时产生的噪音,不产生有害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物质,可以提高驾驶人员安全行车意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机率的路面的突出物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路面的突出物装置,其由突出物本体、垫片及反光体组成,所述突出物本体呈一对称渐进式隆起的结构,其表面设有数组凸槽、凹槽沟、反光体以及安装孔;所述垫片装设在突出物本体的底部,垫片底部设有一柱体。
为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前述的路面的突出物装置,其中垫片所设的柱体周围设有略微外凸的凸出物;
前述的路面的突出物装置,其中突出物本体由橡胶材质制成;
前述的路面的突出物装置,其中垫片、垫片底部设有的柱体以及柱体周围设有的突出物由金属材质制成;
前述的路面的突出物装置,其中垫片、垫片底部设有的柱体以及柱体周围设有的突出物由塑钢材质制成;
前述的路面的突出物装置,其中反光体由反光材质制成;
前述的路面的突出物装置,其中反光体是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与路面的贴合性好,便于快速安装,其本身具有吸震、吸音、止滑效果,不变形,使用寿命长,警示效果理想,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四、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顶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顶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A所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道路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路口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新民,未经陈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7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