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4115TA1型柴油机专用活塞无效
申请号: | 01267334.X | 申请日: | 200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983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征兵;王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00 | 分类号: | F02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3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4115 ta1 柴油机 专用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用的活塞,特别是一种4115TA1型柴油机专用活塞。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4115TA1型柴油机的活塞呈圆柱形整体结构,它具有三道气环槽、一道油环槽(油环槽的宽度为6.02-6.04mm)。由于活塞呈圆柱形整体结构,因此活塞的重量较重,约为1675克,致使往复惯性力大;并且此结构要消耗较多的铝合金贵重材料,制造成本高;再者,活塞与气缸套配合时的摩擦面积大,摩擦功损失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4115TA1型柴油机专用活塞,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活塞的往复惯性力,减少摩擦功损失,降低活塞工作时的机油消耗及活塞的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4115TA1型柴油机专用活塞,活塞上具有气环槽及一道油环槽,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塞裙部下端具有位于活塞销孔下端的两侧,在平行于活塞轴线且垂直于活塞销孔轴线的活塞纵切面内左右对称的两个缺口,这两个缺口的边缘在垂直于活塞销孔轴线的平面内的正投影均呈圆弧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活塞上具有两道气环槽,油环槽的宽度为5.02-5.04mm。所述的两个缺口的圆弧半径可以为112-118mm,缺口的最高点至活塞裙部底端的距离为21-23mm。所述的两个缺口之间的活塞裙部下端的两个导向面最底端,在平行于活塞销座孔轴线的平面内的正投影长度均为33-39mm,此时,在平行于活塞销孔轴线的平面内,经过每一个导向面每一侧最底端端点的过渡圆弧均和与其相邻的经过此导向面的上述缺口的边缘相切圆滑过渡。
与已有的用于4115TA1型柴油机上的活塞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降低了活塞的往复惯性力,减少了摩擦功损失,降低了活塞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由于活塞裙部下端具有位于活塞销孔下端的两侧,在平行于活塞轴线且垂直于活塞销孔轴线的活塞纵切面内左右对称的两个缺口,去掉了活塞非主受力和次要配合部位的表面,这样它合理、有效地减轻了活塞的重量,如当两个缺口的圆弧半径为115mm时,活塞的整体重量减少了72克(由1675克降到了1603克),降低了活塞的往复惯性力约5%。同时,减小了活塞与气缸套配合时的摩擦面积,从而减少了摩擦功损失。再者,活塞整体重量的减轻,节约了制造材料,其圆弧状缺口结构更简化、轻便和可靠,有利于实施加工,提高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2、降低了活塞工作时的机油消耗。本实用新型由于活塞裙部下端具有上述两个缺口,因此就降低了活塞受热后的膨胀量,使活塞与气缸套的配合间隙有合理压缩的余地,由原来的0.15-0.21mm改进为0.15-0.19mm,可有效地避免和降低活塞的敲击噪声,降低机油消耗。
3、对活塞上面气环槽数的改进和油环槽宽度的改进,使本实用新型仍能降低活塞的制造成本,降低活塞工作时的机油消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塞上具有两道气环槽,从而简化了活塞的结构,活塞的制造成本和整机成本降低。同时,油环槽的宽度改进为5.02-5.04mm,可提高活塞环的比压,降低活塞工作时的机油消耗;再者,油环槽宽度的改进,使活塞的整体结构更紧凑合理,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上具有两道气环槽5及一道油环槽4,油环槽4的宽度为5.02-5.04mm。所述的活塞裙部下端具有位于活塞销孔3下端的两侧,在平行于活塞轴线且垂直于活塞销孔轴线的活塞纵切面内左右对称的两个缺口1、1′,这两个缺口1、1′的边缘在垂直于活塞销孔轴线的平面内的正投影均呈圆弧形。所述的两个缺口1、1′的圆弧半径可以为112-118mm,缺口的最高点6至活塞裙部底端的距离为21-23mm。所述的两个缺口1、1′之间的活塞裙部下端的两个导向面最底端7,在平行于活塞销座孔轴线的平面内的正投影长度均为33-39mm,此时,在平行于活塞销孔轴线的平面内,经过每一个导向面每一侧最底端端点的过渡圆弧2a或2b或2c或2d均和与其相邻的经过此导向面的上述缺口1或1′的边缘相切圆滑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金刚内燃机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73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偶件气滞增氧二次补燃催化器
- 下一篇:便携式电子书籍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