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旋转采油井口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66861.3 | 申请日: | 200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8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军;许俊峰;段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德军;许俊峰;段万忠 |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94 山东省东营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采油 井口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抽油用的机械装置,特别是一种可旋转采油井口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油田抽油系统中,抽油杆和油管有相对的接触运动,抽油杆与油管之间必然存在着摩擦,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油管的磨损。现有的采油井口与井下油管是固定联接的,采油井口又是与套管固定联接的,抽油杆和油管在圆周上的摩擦部位是不变的,造成油管在圆周上只有一个侧面的部位被磨损,油管被磨穿的时间短,造成油管漏失,抽不出油,引起油井作业,增加作业费用,增加油管消耗。专利号为00247363.1的《旋转抽油井采油树》,它的上端联接出油三通,而现场的出油三通是固定不动的,而这种旋转抽油井采油树与原采油树的高度不同,因此要在现场安装这种旋转抽油井采油树就要动用电气焊,安装工作量大,还要采取安全措施才能施工,非常烦琐。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旋转采油井口装置,使油井在抽油时油管可以旋转,将油管的局部磨损分散到整个圆周都参加磨损,避免油管偏磨,成倍的延长油管磨损时间,延长油管的使用寿命,减少油井作业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上密封压套、上密封体、上密封填料、出油密封体、出油密封填料、出油密封压套、出油管、下密封压套、下密封填料、下密封体、轴承套、轴承、轴承座、悬挂体、内管组成。内管的外部从上到下分别是上密封压套、上密封体、上密封填料、下密封体、轴承套、轴承、轴承座、悬挂体。上密封压套、上密封填料安装在上密封体内,上密封填料由上密封压套压紧。上密封体扩孔部位对应内管的出油口部位。出油密封体焊接在上密封体的出油口一侧,出油管一端伸入出油密封体内,出油密封体里安装出油密封填料、出油密封压套,出油密封填料由出油密封压套压紧。上密封体下端伸入下密封体内,下密封体内有下密封压套、下密封填料,下密封压套、下密封填料处于上密封体下外部,下密封填料由下密封压套压紧。
该套装置安装在井口时,内管上部联接抽油杆密封器,将上密封压套、上密封体、上密封填料、出油密封体、出油密封填料、出油密封压套、出油管、下密封压套、下密封填料调节到适当高度后,使出油管联接在出油阀门上,内管下部联接油管,油管的重量作用在内管上,然后作用在轴承套、轴承、轴承座、悬挂体上,悬挂体安装在套管大四通上。当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旋转内管,使内管下部的油管产生旋转,让油管和抽油杆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可以避兔油管出现一个侧面被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采油井口装置,使采油井在工作时油管可以转动,让油管整个圆周都参加与抽油杆的接触,使磨损部位分散到全部油管内表面,避免油管出现偏磨,可以提高油管的使用寿命,避免偏磨使油管局部被磨透后漏油造成的油井作业,减少作业费用和油管消耗费用,增加油井生产时间,增加原油产量。它的出油管高度可以调节,现场安装方便。
四、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可旋转采油井口装置的结构半剖视图。
在图中:1是上密封压套,2是上密封体,3是上密封填料,4是出油密封体,5是出油密封填料,6是出油密封压套,7是出油管,8是下密封压套,9是下密封填料,10是下密封体,11是轴承套,12是轴承,13是轴承座,14是悬挂体,15是内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内管15的外部从上到下分别是上密封压套1、上密封体2、上密封填料3、下密封体10、轴承套11、轴承12、轴承座13、悬挂体14。上密封压套1、上密封填料3安装在上密封体2内,上密封填料3由上密封压套1压紧。上密封体2扩孔部位对应内管15的出油口部位。出油密封体4焊接在上密封体2的出油口一侧,出油管7一端伸入出油密封体4内,出油密封体4里安装出油密封填料5、出油密封压套6,出油密封填料5由出油密封压套6压紧。上密封体2下端伸入下密封体10内,下密封体10内有下密封压套8、下密封填料9,下密封压套8、下密封填料9处于上密封体2下外部,下密封填料9由下密封压套8压紧。
该套装置安装在井口时,内管15上部联接抽油杆密封器,将上密封压套1、上密封体2、上密封填料3、出油密封体4、出油密封填料5、出油密封压套6、出油管7、下密封压套8、下密封填料9调节到适当高度后,使出油管联接在出油阀门上,内管15下部联接油管,油管的重量作用在内管15上,然后作用在轴承套11、轴承12、轴承座13、悬挂体14上,悬挂体14安装在套管大四通上。当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旋转内管15,使内管15下部的油管产生旋转,让油管和抽油杆的接触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可以避免油管出现一个侧面被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德军;许俊峰;段万忠,未经徐德军;许俊峰;段万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6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