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分复用器件无效
申请号: | 01266608.4 | 申请日: | 2001-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5132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斌;李继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康顺光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12 | 分类号: | H04B10/12;H04B10/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14***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分复用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传输领域,尤其涉及波分复用器件(WDM)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WDM技术是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波长光信号的一项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起来(复用),并耦合到光缆线路上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又将组合波长的光信号分开(解复用),不通过进一步处理直接恢复原信号后送入不同的终端。该技术对网络的扩容升级,发展宽带业务,充分挖掘带宽潜力,实现超高速通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WDM加上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更是对现代信息网络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目前普通使用的WDM器件,如图1所示,其G-lens准直器4的端面是平的,膜片5直接贴在其端面上,且0.249节距的G-lens准直器4其焦点就在端面上,这样光可以从端口6入射,会聚于焦点上,经膜片5反射后从端口7射出。这种方案由于采用G-lens准直器4,成本较高;且制作反射端即制作WDM芯需要大量用胶,会存在许多烘烤循环过程,使加工周期较长,并且“歪脖子”的设计使得这种结构较不稳固,而传统的将器件组装成模块的方法,也使得该结构的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可取代G-lens准直器,降低成本且结构稳固的WDM器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金属盒、WDM膜片与C-clens双光纤准直器,C-lens双光纤准直器分别固定于金属盒的反射端与透射端,WDM膜片贴于金属盒上,并使C-lens双光纤准直器的焦点重合于WDM膜片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反射端与透射端均为双光纤准直器,通过对调可使二者的焦点重合于WDM膜片上,保证没有角度偏差的问题,通过用成本较低的双光纤准直器取代单光纤准直器,可以大大减小透射插损及提高整体的性能;该结构同时避免了习用技术的“歪脖子”结构,可采用焊接的方法固定,组装方便且结构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的WDM器件的反射端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光纤准直器对调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所示,以CWDM器件为例,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金属盒1、C-lens双光纤准直器2和CWDM膜片3。
由于C-lens双光纤准直器2的端面是曲面,且C-lens双光纤准直器2的焦点位置在距端面大约2mm处,因此:先将CWDM膜片3贴于金属盒1上,再用C-lens双光纤准直器2调节其反射端,使焦点位于CWDM膜片3上,然后用焊接的方法将反射端的C-lens双光纤准直器2固定在金属盒1上。用同样的C-lens双光纤准直器2调节其透射端,使透射端与反射端的焦点重合,并将透射端的C-lens双光纤准直器2焊接固定于金属盒1上。对于透射端的C-lens双光纤准直器2,非出光的那一条光纤可以绕死或剪掉。具体组装时,可根据需要,如图2所示,将金属盒1放于黑盒子中,形成1×4的CWDM模块。还可以将同样的另一个1×4CWDM金属盒装于同一个黑盒子就制成了1×8的CWDM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康顺光通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康顺光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66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双扫描平台的扫描器
- 下一篇:碳纤维电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