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模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66166.X | 申请日: | 2001-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70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 发明(设计)人: | 侯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美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H01L23/3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肖梅,文琦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内湖***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组装置,可省略散热片与基座间的焊接步骤,达到散热模组装置稳固于CPU上且易于装拆。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电脑科技产业不断蓬勃发展的下,其相关的零组件亦不断的研发改进,小到简单的一颗螺丝,大到复杂的高功率CPU,相关业者共同的目的无不是为了提高产品品质,及降低生产成本而奋斗,以提高我们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力。就我们所知,在电脑主机内最重要的核心莫过于中央处理器CPU了,由于CPU高功率处理资料的速度,让我们在使用上愈来愈便利,但也因其内部电子运动过于快速,使得CPU本体的温度会快速升高而发烫,而最后的结果就是烧毁。
目前,CPU售价行情都相当的高,且为方便测试,大多未直接焊接于PC板上,而经由一转接器焊接于PC板上,再将CPU插接于该转接器上,另为求CPU表面散热均匀,持续维持在正常的温度工作,通常在CPU上表面预置一组散热模组装置,请参阅图1已知惯用的散热模组装置构造分解图。如图所示,该散热模组装置由一基座1、一散热片2、一风扇座3、及风扇4所组成;其中:
该基座1,为一矩形板体,其表面中央设有对应CPU表面的散热膏11,另在其四侧边分别两两对称设置有切槽12及凸块13,且该两对称的切槽12分别提供一固定件14扣合,使基座1与转接器能相互结合;
该散热片2,由一散热鳍片以连续密集弯折堆叠排列而成,其所构成的面积稍小于基座1;
该风扇座3,由在一板体31的对称两侧边各向下弯折有一折板32而成,在板体31中央开设有对应风扇4出风口的通口33,及通口33周围的螺孔34,另在折板32的底部设有可供基座1凸块13插置的扣孔35;
该风扇4,其出风口及螺孔系分别对应锁组于风扇座3的通口33及螺孔34;
通过上述构造设计,可将散热片2固定组焊于基座1上,再将锁固有风扇4的风扇座3罩盖在散热片2表面上,并使凸块13与扣孔35相扣合固定,而此散热模组装置在组装完成后,即可使基座1的散热膏11对应于CPU表面,并使基座1表面与散热片2底面相贴合,最后再以固定件14扣组基座1与转接器,使散热模组装置与转接器能相互固定结合,达到令CPU散热的目的及便利拆装。
但是,此惯用的散热模组装置对应装置在CPU上,虽具有散热及便利拆装的功效,但在其本身组装上却需花费较长的时间,用以将散热片2固定组焊于基座1上,此为人力成本的耗费;再者,CPU的设计技术在不断创新下,使其本身的机构也会跟着改变,一旦CPU的尺寸更改,连带造成散热模组装置的基座1与CPU及转接器尺寸不合,且散热片2因无法与基座1分离,使得散热片2也要一并更换,这无疑又是造成材料成本及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模组装置,在风扇座与散热片间设置压板,可省略散热片与基座间的焊接步骤,达到散热模组装置稳固于CPU上且易于装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热模组装置,对应设置在CPU的转接器上,其包含有一表面具有散热膏对应CPU的基座、一置放于基座内且与CPU表面接合的散热片、一具有开口且可与基座、风扇结合的风扇座,并借助两可将基座固定在转接器上的固定件;其中,该风扇座开口的内缘向下延伸弯折有对应散热片顶面的压板;于是,在风扇座与基座结合的同时,该压板会一并压抵散热片顶面,迫使散热片底面与基座表面紧密贴合,可省略散热片与基座间的焊接步骤,达到散热模组装置稳固于CPU上,且易于装拆。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惯用散热模组装置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组合侧剖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剖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号说明
1 基座 11 散熬膏
12 切槽 13 凸块
14 固定件 2 散热片
3 风扇座 31 板体
32 折板 33 通口
34 螺孔 35 扣孔
4 风扇 5 转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美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6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联网遥控器
- 下一篇:主机板保护及夹持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