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化偏转线圈无效
申请号: | 01265901.0 | 申请日: | 2001-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144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鲁小平;李孟虎;乔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彩色显像管总厂 |
主分类号: | H01J29/76 | 分类号: | H01J29/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化 偏转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彩色显像管的小型化偏转线圈。
背景技术
偏转线圈是彩色显像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管外部件,其作用是使显像管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发生偏转。当给偏转线圈通上适当的锯齿波电流后,它就会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进行扫描而形成电视图像。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S/T型和S/S型两种偏转结构。比如,已有的37cm显像管(管颈φ29.1mm)即采用S/T型主体结构,其工艺技术相对简单,动态性能比较稳定。但从近几年市场发展情况看,不仅其自身体积大、重量大、使用材料多,而且图像的左右枕形失真偏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高品位需求。虽然也有小型化偏转装置出现,它们的主体结构也均采用S/T形式,但一种是配合细管颈(φ22.5mm)的,另一种是与COTY-29管子(φ29.1mm)相配合的。这两种虽然实现了偏转装置的小型化,但它们全部都必须配套使用结构尺寸全新设计的显像管,也就是说它们完全是依托在管子锥体曲线和电子枪结构的全面改进并与之配合设计的基础上实现的,这样就要改动原有的整个生产工艺、模具和生产线才能与之适应,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技术设备改造过程的种种困难。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改变原有管子结构尺寸的基础上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减少材料消耗,最终降低成本,能与现有显像管匹配,并可满足现有显像管技术性能的小型化偏转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改进在于:水平线圈的翻边外为一直线翻边,靠管颈部一侧具有直线段;垂直线圈为对称密集平滑绕线,中间留有空绕部,且采用完全对称外部回线结构;在两水平线圈结合处的下部对称设有消枕磁块,在骨架与垂直线圈之间设有磁增强片,骨架的上平面还具有绿色偏移校正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是:所说的消枕磁块粘附于两水平线圈结合处下部骨架的内侧或外侧;磁增强片位于骨架上平面底下的锥体上;消枕臂上设有开口,其倾斜角度为120°;垂直线圈为密集平滑堆线及对称绕线结构,回绕线完全对称。所说的消枕磁块为恒磁块。所说的绿色偏移校正片为条形扁平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偏转线圈及水平线圈、垂直线圈的结构和几何尺寸上做了改进,最主要是实现了能与现有显像管很好的匹配,在满足显像管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又缩小了整体体积,减少了材料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减轻了重量,并且可使枕形失真减少50%而接近于零。具有很好的开发生产前景和可观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向视图。
图3:图1的B向视图。
图4:水平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5:垂直线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水平线圈1紧贴于骨架3锥体的内表面及上、下内凹处,而垂直线圈2缠绕在磁芯7上又紧贴于骨架3锥体的弧面,并且在骨架3与垂直线圈2之间对称粘附有弧片状磁增强片13。另外,在骨架3底边的内侧并位于两水平线圈1结合处的下方对称粘附有消枕磁块10,还有骨架3的上平面粘附有绿色偏移校正片11。设有开口14的消枕臂4卡在骨架3的下端,开口14处的倾斜角度为120°,所说的消枕磁块10为恒磁块;绿色偏移校正片11为一扁平条状;磁增强片13为一弧状凹字形。消枕磁块10的磁通密度为0.7±10%,绿色偏移校正片11及磁增强片13、消枕臂4均为冷轧硅钢片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彩色显像管总厂,未经彩虹彩色显像管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5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