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模式数码相机无效
| 申请号: | 01265772.7 | 申请日: | 2001-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0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乾;王太川;张乃毅;陈晓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大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H04N1/40;H04N1/41;H04N5/14;H04N5/225;H04N5/91;H04N7/26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品华 |
| 地址: | 71004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 数码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的数码相机,它为采用VGA(视频图像阵列)和CIF(中分辨率图像格式)格式的三模式数码相机,当相机工作于照相状态时,可作为数码相机使用;当相机与计算机相连时,则具备电脑眼的全部功能;当相机与电视相连时,可预览相机中的照片。
背景技术
传统相机是纸质媒体时代的宠儿。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流行,我们逐渐进入电子媒体时代。数码相机应运而生,目前75%的照片实现了数码化,并且存储到网络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典型的代表有美国的Kodak,日本的Canon、Epson等厂商,它们的产品各有特点,但大都采用了CCD(电荷耦合器件)器件作为视觉传感器,外加控制电路构成数码相机。由于信号处理电路都采用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无法与CCD器件在同一个晶片上实现集成,所以都是多片结构,系统构成复杂,设备庞大,价格昂贵,通用性差。
传统的数码相机只有数码相机的照相和照片下载功能,不能连接在计算机上作为图像输入工具。电脑眼虽然可以连接在计算机上作为图像输入工具,但又不能脱离计算机来工作。而且,传统的数码相机只能在计算机上预览照片,而不能在电视上使用,限制了数码相机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模式数码相机,它既可单独作为相机使用,又可以与计算机连接后作为电脑眼,还可以在电视上预览照片。三模式数码相机集图像传感、图像数字化、图像压缩、图像存储和传输等功能于一体,可方便的将图片传送到计算机或电视机中,并能进行图像实时采集,达到一机多用。
本实用新型包括图像传感器、图像压缩和接口电路、功能控制电路、存储器、视频显示电路、状态显示电路和USB接口。图像压缩和接口电路分别与图像传感器、功能控制电路、存储器、与计算机相连的USB接口和视频显示电路相连接,功能控制电路与状态显示电路和视频显示电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CMOS视觉芯片作为图像传感器。CMOS视觉传感器使图像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同时集成在一个晶片上,实现了单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相连后,可通过计算机下载照片和实施动态图像显示,具备普通电脑眼的全部功能;当通过视频显示电路与电视机的视频接口相连后,可在电视中预览相机中的照片;本实用新型独立作为数码相机使用时,相机最高分辨率可达VGA640×480,具备普通数码相机的功能,存储图片容量为60张(VGA)。本实用新型的三种工作模式,增加了更多的预览照片方式,拓宽了数码相机的适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单片数字式彩色图像传感芯片,集成了数字/模拟混合彩色图像处理器、COMS图像阵列在一个芯片上,直接输出ADC标准格式的数字信号,与非CMOS图像传感器的数码相机相比,大大简化了产品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图像调节、窗口控制、场频调节、扫描方式采用I2C总线控制,并且使用USB接口,传输图像信号速率最高达30帧/秒,数据传输速率高。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电源管理和降噪措施,使图像的信噪比高,可达48dB以上,同时具备TWAIN、VFW、WDM三种数据格式,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像压缩和接口电路的电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功能控制电路和状态显示电路的电原理图。
图4位本实用新型视频显示电路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框图,包括图像传感器1、图像压缩和接口电路2、功能控制电路3、存储器4、状态显示电路5、视频显示电路6以及USB接口7。图像压缩和接口电路2分别与图像传感器1、功能控制电路3、存储器4、与计算机相连的USB接口7和视频显示电路6相连接,功能控制电路3与状态显示电路5和视频显示电路6相连接。图像压缩和接口电路2采用NW820专用集成电路8。
图2为图像压缩和接口电路的电原理图,其连接关系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大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交大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5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