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多功能快速气管打开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265511.2 申请日: 2001-09-25
公开(公告)号: CN2497727Y 公开(公告)日: 2002-07-03
发明(设计)人: 李承锦 申请(专利权)人: 李承锦
主分类号: A61B17/34 分类号: A61B17/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8300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次性 多功能 快速 气管 打开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次性多功能快速气管打开器。

目前,打开气道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气管插管,经口腔进行气管插管操作简便,缺点是妨碍吞咽、易滑动、牙齿损伤;经鼻腔进行气管插管操作难度大,不妨碍吞咽;二者若操作不熟练易并发喉、气管插伤,严重可致喉狭窄;二是气管切开术和快速气管切开术,二者操作过程相似,为切开局部皮肤、分离颈前肌层、暴露气管、切开气管、插入气管套管、固定套管、缝合,操作繁锁,不易掌握,术中易出血,出血涌入气管加重病情,套管飘忽等不良现象,易并发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气胸、出血、拔管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多功能快速气管打开器,它由穿刺针、套管、固定套管加压止血、附件四部分组成,穿刺针头呈三棱锥体,在三个面上有凹弧形下陷,穿刺阻力小,自动分离周围组织,损伤轻微;穿刺后的气管前壁呈三个对称凸起的弧形瓣,减少对气囊的损伤,拔出套管后,气管易复原;充气后的气囊与套管上软垫、钢片、在加压螺丝的作用下,将套管固定在气管前壁上,同时对穿刺引起的小出血进行压迫止血;套管壁薄,内径大、增加了可操作空间,在不影响换气的情况下,可进行吸痰,气管内给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次性多功能快速气管打开器的结构,按功能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穿刺针:分为针头、针体和针柄,针头大致为三棱锥体,其上有内凹的弧形槽,向后演变成圆台,锥底为圆形,该圆上有一小截线;针体为一直径是圆锥底的一半的圆柱体,一端连接针头的圆锥底的中央,一端连接针柄;针柄为半圆球形外径大于套管外径的一倍,连接针体的一面为平面,另一面为凸面。

二、套管:呈圆管体,其内腔横截面形状大小同圆锥底的外缘,套管内壁截线与圆锥底处的截线一致,该处的管壁厚,内设有通气道;套管外壁靠近套管前端(近针头一侧为前端,近针柄一侧为后端)有浅的凹陷弧环形槽,该槽为环形气囊附着处,其中有气囊管槽的开口称前口;环形槽向后套管外壁光滑,此处外套环形软垫和弧形硬片;再向后端套管外壁上有一段外丝(为外丝1),外丝1上是固定螺丝所在处;外丝1向后有一圆孔是气囊管槽的开口称后口;后口向后也有外丝(为外丝2)达套管后顶端;套管外壁的前后孔在管壁加厚处,两孔之间有窄而深的气囊管槽,该槽为气囊管粘贴处。

三、固定套管、压迫止血:

1、环形气囊:由气囊、气囊管、注气管三部分连为一体,三者内腔相互连通;气囊牢固粘附在套管环形槽,气囊管一端在连通槽的前孔连接气囊,并粘贴于连通槽,在连通槽的后孔处游离于套管,游离气囊管的长度根据操作方便而定,气囊管的尾部增粗增大转变为注气管。2、环形软垫:为套在套管上的软垫圈。3、弧状环形片:弧度符合颈前曲度的硬片。4、固定螺丝:外形呈喇叭状,大头端外径大,周边成齿轮状,有内丝;小头端外径小,周边光滑,内径较大而光滑。

四、附件:

1、接头:多种不同形状多头接头,参考相关医疗设备而定,一头有内丝可连接套管,一头为吸痰管通道。

2、软管夹:数个。

3、气囊注射器:一具,无金属针头,注明气体量刻度。

4、薄壁吸痰软管。

本实用新型与目前打开气管的方法比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一次性穿刺成功,有加压止血、固定套管装置,出血少,创伤小、无需缝合,安全性高,操作过程简单,易掌握,携带方便,不受环境条件限制,应用范围广,对昏迷病人,为防止痰液阻塞引起窒息,可常规应用,该产品为一次性使用,阻断爱滋病,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用于打开气管,迅速建立肺通气,最大限度地争取抢救病人的时间,适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工作,对急诊科尤为重要,还可以在院外就地抢救因窒息而生命垂危的病人;该产品能够外接吸痰气、麻醉机、呼吸机等相关医疗设备,并为支气管镜操作提供又一个窗口,支持相关疾病的诊治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穿刺针头横剖面图。

图3是实用新型的套管横剖面图。

在图1中:1、穿刺针头  2、穿刺针体  3、套管4、穿刺针柄、5、环形气囊  6、气囊管  7、环形软垫8、弧状环形片  9、固定螺丝  10、注气管

在图1实施例中,将病人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头向后伸,保持正中位,颈前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穿刺部位颈前正线上,第2.3.4气管环之间,设置固定螺丝距针尖的长度,控制进针深度;左手姆指、食指固定气管,右手持针,掌心顶住穿刺针柄4,穿刺针头1对准气管垂直刺入,穿刺不能用力过大、过猛,以免损伤食管及喉返神经;穿刺针头1遇到气管软骨壁阻力陡增,适当加力,套管3进入气管腔后阻力减轻,可边退穿刺针边进套管3,待环形气囊5部分进入气管内,用气囊注射器按规定气体量注气管10注入气体,夹住气囊管6,抽出穿刺针,观察有无气体吹出,肯定后用固定螺丝9拧向颈部,向弧状环形片8、环形软垫7加压,既止血又能固定套管3,然后安装接头,操作完毕;术后护理同气管切开术,注意观察并发症发生;使用完毕,抽空环形气囊5后缓慢拔出套管,观察有无出血,用创可贴封住切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承锦,未经李承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5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