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床进给系统的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4220.7 | 申请日: | 200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5063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文立 |
主分类号: | B23Q5/027 | 分类号: | B23Q5/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天律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床 进给 系统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附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床进给系统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动力传递过程中,大量需要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例如机床的直线进给系统。从前,作为公知技术,丝杠及齿轮—齿条传动装置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机床进给系统的传动装置,但是丝杠传动装置具有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传动效率低等缺点。通常用于机床传动系统中的齿轮—齿条装置,包括:固定机架、伺服电机、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减速齿轮、将减速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转换传动机构以及由该转换传动机构带动的直线移动部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减速齿轮,带动将减速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转换传动机构运转,从而带动直线移动部件进行直线运动。
但是,通常用于机床传动系统中的齿轮—齿条装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传动的正反向间隙大,如采用消除间隙的结构,则会造成传动刚性差;2、由于齿条难于进行精密加工,因此该装置的传动精度低;3、机床运动造成的磨损将影响齿轮—齿条装置的啮合状况;4、齿轮—齿条传动装置的装配、调正、维修均较困难。由于存在上述问题,齿轮—齿条传动装置一般不适用于数控机床的进给装置中,而往往大量采用滚珠丝杆传递机构作为进给机构的动力传递装置,但是,滚珠丝杆加工难度较大,传动效率低且制造成本也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床进给系统的挠性传动装置,其传动刚性好和啮合性能好、传动精度高、易加工且制造成本低,传动效率高,装配、调正和维修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床进给系统的传动装置,包括:固定机架、伺服电机、由伺服电机驱动的减速齿轮、将减速齿轮的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的转换传动机构、以及由所述转换传动机构带动的直线移动部件;其中所述转换传动机构包括:齿形带条、齿形轮、安装在所述齿形轮一侧的导向轮,所述齿形带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移动部件/固定机架上,所述齿形轮通过其传动轴与所述减速齿轮连接,所述齿形带条通过至少一个导向轮引导与所述齿形轮进行多齿啮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装置,其中所述齿形带条的两端通过拉紧机构固定在所述移动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装置,其中所述导向轮为2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齿形轮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装置,其中所述齿形轮为2个,所述齿形轮的中间设置所述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装置,其中所述拉紧机构为偏心拉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装置,其中所述齿形带条镶有钢丝的塑胶挠性带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装置,其中所述齿形带条与所述齿形轮之间存在较大的啮合包角,其啮合齿数至少为2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装置,其中所述导向轮内设置有弹性压紧所述齿形带条的顶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装置,其中所述顶紧装置包括弹簧、钢珠、导向套、传动轴及其上的弹簧孔,所述导向套套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弹簧孔中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上设置钢珠,所述钢珠顶在所述导向套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动装置,其中所述导向轮为双列自位球轴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由于通过齿形轮的传动轴带动齿形轮旋转,从而带动与其相啮合的齿形带条进行直线移动。由于有导向轮,从而促使齿形带条可与齿形轮进行多齿啮合,即可消除传动的正反向间隙,又大幅提高了传动刚性,特别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在齿形带条的两端采用了拉紧机构,更进一步增加了整个传动系统的刚性,并且与传统的丝杠传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装配调试与维修方便、传动精度数值变化有规律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传动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齿形条固定齿形轮移动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文立,未经何文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4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盖的防盗打电话机
- 下一篇:薄型材料高速激光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