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自力式阀门无效
申请号: | 01264037.9 | 申请日: | 200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141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穆秋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融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7/22 | 分类号: | F16K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家印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自力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自力式阀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这种阀门的启阀装置由阀前导管和阀后导管构成,在阀后导管上有手动导阀。所述的阀前阀后导管都设置在阀体的外面。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占用空间大,导管容易损坏,导阀不能自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导管内置且不易损坏、并能自动控制的液压自力式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阀体、阀芯、膜片、压力调节室、阀芯启闭装置,阀芯的轴向与阀体通道垂直,在阀芯的上端连接膜片,在该膜片上方为压力调节室,阀芯的下端为截流口,启闭装置连接于压力调节室与阀前通道及阀后通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启闭装置包括阀前导流孔,阀后导流孔,导阀及其驱动装置,阀前导流孔和阀后导流孔分别设置在阀体的壁内,阀前导流孔从阀前的通道连接到所述压力调节室的一侧;阀后导流孔从阀后通道连接到压力调节室的另一侧,在该孔内设置导阀,该导阀的阀杆穿出所述阀体外,并与所述的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导阀的驱动装置为微型电动机。
所述导阀的驱动装置也可以是手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启闭装置的导流管设置在阀体内,既减小了体积又避免了置于外面而容易受到碰撞而损坏;而导阀与电动机的连接可实现自动控制,能够远距离控制阀门的启闭。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阀结构属现有技术,这部分包括阀体1、阀芯2、膜片3、压力调节室4,阀芯2的轴向与阀体1通道垂直,在阀芯2的上端连接膜片3,在该膜片3的上方为压力调节室4,阀芯2的下端为截流口5。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部分是其启闭装置,其结构为:包括阀前导流孔7,阀后导流孔8,导阀9及其驱动装置10,阀前导流孔7和阀后导流孔8分别设置在阀体1的壁内,阀前导流孔7从阀前的通道11连接到所述压力调节室4的一侧;阀后导流孔8从阀后通道12连接到压力调节室4的另上侧,阀后导流孔8内设置导阀9,该导阀的阀杆穿出所述阀体1外,并与所述的驱动装置10连接。该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0为直流微型电动机。驱动装置10也可以用手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主通道的液体介质的压力去驱动阀芯2的启闭。具体工作原理是:在导阀9关闭时,阀前导流孔7将阀前压力传到压力调节室4,使其内的压力高于膜片3下的压力,使阀芯2向下移动,从而关闭阀门。当打开导阀9时,压力调节室4与阀后通道12连通,使其内压力降低,阀芯2下端的介质压力大于阀芯2上端的压力,使阀芯2向上移动,打开了阀门。这样,通过导阀9的开关实现对主阀门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对驱动电动机10的远程电控,实现阀门的远程自动控制,避免了到现场的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融洋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融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4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立体呈像视觉效果的塑性饰片
- 下一篇:单级传动无级变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