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装天然水果的瓶装酒用酒瓶无效
| 申请号: | 01263991.5 | 申请日: | 2001-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967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景志 | 
| 主分类号: | B65D8/04 | 分类号: | B65D8/04;B65D21/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伟 | 
| 地址: | 05163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水果 瓶装 酒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酒瓶,属酒类包装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瓶内装有天然水果的瓶装酒技术,该发明预选短颈酒瓶,将开花结果后的小于瓶口直径的果实置入瓶内,使其在瓶内继续生长,成熟后剪断果实茎柄,消毒后添装基酒发酵制成含完整水果的风味酒。这种瓶装酒,果品的营养成份及果味渗透在酒中,富含浓郁的水果香味,酒的酒精度数可降低1-5度,瓶中的果实鲜亮,酒液透明,营养价值较高,风味独特而又极具观赏性,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新品种。这种瓶装酒在制作中,受酒瓶瓶口限制,果实必须在生长初期其外形小于瓶口直径时装入瓶中,否则无法入瓶,装果的季节性强,时间短,装果时无法预测果实的成生长情况,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瓶内果实发育不完全或发生病变等情况,此外,在果树上进行装瓶的操作、固定酒瓶也有很多不方便之处。上述这些不利因素限制了此种瓶装酒的生产,并导致生产成本相应增高。要想扩大瓶装酒生产规模,降低成本,获取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现有的酒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将水果装入瓶内的酒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装天然水果的瓶装酒用酒瓶,酒瓶的形状采用细瓶口、粗瓶体,其改进在于,所述瓶体采用上下两部分的分体结构,瓶肩和瓶身之间用粘合层将其连接在一起。
上述内装天然水果的瓶装酒用酒瓶,所述瓶体的分体对接位置位于瓶肩和瓶身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中瓶体部分采用分体对接结构后,可不经瓶口直接将果实放置在瓶体中,故可采用果实成熟后再入瓶、消毒、灌酒、发酵的生产工艺,相对原果实生长初期的装瓶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使瓶装酒的生产加工变得容易,可大幅度提高瓶装酒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2.方便果实的挑选、消毒,可选择大小一致、形态丰满美观的果实装入瓶中,有助于提高瓶装酒的质量和观赏性;
3.成本降低,利于发展果品的深加工,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作为各种内装果实的瓶装酒用酒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示为装有梨的瓶装酒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图中酒瓶具有细的瓶口和粗的瓶体,瓶体上半部为圆锥形,下半部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对接部位选择在圆锥形的瓶肩和圆台形的瓶身连接部位,瓶体在此部位断开分为瓶肩1、瓶身2,3为上、下体对接的粘接层,对接部位选在此处的目的是利用连接筋线掩盖对接痕迹,使对接后的酒瓶在视觉上保持完整的外观。本实用新型中,瓶体的分体对接部位要视酒瓶的具体形状选择在合适的变径或变线部位上,这样方可减少对酒瓶外观的影响,使瓶装酒保持良好的观赏性。瓶体的瓶肩和瓶身的断开可采用玻璃刀切割或电阻丝局部加热击开的断开方式,操作得当断面很整齐,易于对接。对接的连接采用粘接,粘接剂可选用精制刨花碱或玻璃胶等,粘接24小时后便可消毒灌装酒液,投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景志,未经李景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3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