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组无效
申请号: | 01263802.1 | 申请日: | 200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5084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贤章;高晓萍;陈威;唐明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6 | 分类号: | H01M10/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寅春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电压均衡的蓄电池组。
背景技术
固定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一般是在浮充状态下运行的,平时由整流器进行浮充,使蓄电池组中的每只电池均处于充足状态,以备停电时使用。但是,由于蓄电池在生产及装配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引起了各电池的差异性,从而使各电池的浮充电压发生偏差。并且随着浮充过程的增长,浮充电压的偏差将进一步增大。因为在串联电路里,通过各电池的电流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各电池储存能量的效率不同,效率高的电池储存能量的速度快,因而电压上升较快,而效率低的电池储存能量的速度慢,因而电压上升较慢,因而在浮充过程中各电池的浮充电压发生偏差。如果某只电池的浮充电压过低,则电池可能会充不足电而失效,给电池组所带设备运作如通信造成危险;若某只电池的浮充电压过高,则会使电池腐蚀加快,失水严重,导致使用寿命提前结束。因此,各国对VRLA蓄电池组的浮充电压均匀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英国标准(BS)及德国工业标准(DIN)均规定了固定型铅酸蓄电池浮充电压均匀性的限度,如果某一只电池的浮充电压超过规定的限度,按标准规定允许进行一次均充电,均充之后如果仍不能恢复正常电压,则该蓄电池判为废品。中国通信行业对浮充电压的均匀性要求比上述标准更为严格。然而,浮充均一性问题仍是目前国内外存在的一个难题,许多厂家电池的浮充电压偏差超过了200mV以上,成为影响电池性能的最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铅酸蓄电池组中各电池浮充电压均衡,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组,使其中储能效率高的电池其充电电流得以减小。
本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若干只相互串联的蓄电池,其特殊之处是在每只所述蓄电池的正、负引出端跨接有一电压均衡器,电压均衡器具有一壳体其内设有可对电池充电电流分流的分流电路。
所述的分流电路可以是设有下阈值电压检测电路及其所连的一级控制电路,一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有均衡和限流电路,所述的分流电路还设有上阈值电压检测电路及其所连的二级控制电路,二级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下阈值电压检测电路相连接。
所述的分流电路也可以是一种稳压器。
蓄电池组中各电池浮充电流相同,当某只或某些电池在浮充过程中电压逐渐偏高时,本实用新型中电压均衡器的分流电路便可对其浮充电流分流,以减小充电电流;电池电压越高,分流电流越大,充电电流越小,反之,分流电流小,如此使各电池浮充电压均衡。
本实用新型可以设定一电压下阈值,当电池电压低到某个设定的阈值,分流电流减小到近似为零,此性能防止了电池在储存过程中由于电压均衡器的分流作用而引起的自放电以及电池在放电过程中因均衡器的分流作用而引起的容量损失。另外,还可以设计当电池电压高于某一阈值时,均衡器的分流电流也减小到近似为零,此性能保证了电池活化充电过程的正常进行,也保护了均衡器本身,这是因为电池在活化充电过程中电压很高,此时如果均衡器没有高电压保护功能,通过电压均衡器的分流电流将很大,不仅可能引起电池充不足电,而且容易引起均衡器器件发热,甚至引起烧损。所述的设有下阈值电压检测电路及其控制电路、上阈值电压检测电路及其控制电路的本实用新型,即具有此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压均衡器可以是内置于电池的,即在电池正、负引出汇流排上上跨接电压均衡器内置于电池。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蓄电池组中的每只电池上接有电压均衡器,电压均衡器设有对充电电流分流的分流电路,储能效率高在充电时电压高的电池,分流电流大,反之分流电流小,从而使各电池的电压得以均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单只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压均衡器的一种分流电路原理图;
图4是图3电路电池电压V与分流电流I的V~I曲线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压均衡器的另一种分流电路原理图;
图6是图5电路电池电压V与分流电流I的V~I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3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