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收发模块无效
| 申请号: | 01263409.3 | 申请日: | 2001-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60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康顺光通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12 | 分类号: | H04B10/12;H04B10/02;G02B6/2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 地址: | 350014***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发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光纤维通迅系统中应用的光无源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光纤到户这一现代通讯模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应运而生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即所谓的光收发模块,其主要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同时将待发送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再发射出去的光电转换器件。此一发展亦进一步推动了光纤到户的发展。光收发模块作为光收发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有多种多样。目前,就有一种如图1所示的主要由一激光二极管(LD)1、一光电二极管(PD)4、一光收发元件5及一准直器3(COLLIMATOR)构成的光收发模块,虽然这种结构简单,但其光收发元件5为膜片,无会聚功能,故导致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源经膜片再进入准直器进行耦合的效果不理想。其它方案虽然耦合效果较好,但又因设计繁锁,而不易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光源耦合效果好的光收发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出:一种主要由一激光二极管、一光收发元件、一准直器及一光电二极管构成的光收发模块,其中,产生并发射信号光光源的激光二极管置于光收发元件的一侧;耦合信号光的准直器置于光收发元件的另一侧;接收信号光的光电二极管则设于光收发元件的下方,且光收发元件的外侧镀有一层膜,其设计之重点在于:所述的光收发元件是由两个半柱面体胶和而成。
另,上述两个半柱面体相互胶和面也分别镀有一层膜。
所述的两个半柱面体的胶和面与水平面成45±2°角。
采用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仅是利用两个柱面体代替原有的膜片将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有发散角的光源穿过两个半柱面体会聚照射到准直器处,这两个柱面体不仅减小了光斑,且可提高光源的利用率,结构又简单。接收到的信号光经准直器耦合变成一束平行光再射到柱面体,经半柱面体上镀的反射膜,使得信号光被反射到光电二极管中,从而实现光的收发。由此可知,该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光的耦合效果好,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结构的光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光收发元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光收发模块主要由一激光二极管(LD)1、一光收发元件2、一准直器(COLLIMATOR)3及一光电二极管(PD)4组成。其中,具会聚发射光及反射接收到的信号光的光收发元件2由两个半径为1-2mm的第一半柱面体21及第二半柱面体22胶和而成,且产生并发射信号光光源的激光二极管1置于第一半柱面体21的外侧;耦合信号光的准直器3置于第二半柱面体22的外侧;接收信号光的光电二极管4则设于光收发元件2的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并结合图3及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首先是由激光二极管1产生并发射信号光的光源且照射到具有会聚能力的第一半柱面体21的外侧上,该外侧面镀有对激光二极管1发出的光源起到增透作用的膜211,且第一半柱面体21的内侧上镀有对激光二极管1发出的光源具有增透的膜212,第二半柱面体22与第一半柱面体21相互胶合的内侧也镀有对激光二极管1发出的光源起增透作用的膜222,第二半柱面体22的外侧同样镀有对激光二极管1发出的光源起增透作用的膜221,由此使得具发散角的激光二极管1所发出的光源经过四层对光起增透功能的膜211、212、222、221后得以会聚,因此光源穿过光收发元件2后射到准直器3处所形成的光斑较小,光源的可利用率高。其接收到的信号光经准直器3耦合变成一束平行光射到第二半柱面体22的内侧,而该内侧镀的膜222又因具有对信号光的反射的功能,使得接收到的信号光被反射到光电二极管4中去,由此实现了光的收发功能,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现。
此外,上述结构中的两个半柱面体21、22相互胶和面与水平面成45±2°的α夹角为本实用新型收发光所具有的最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康顺光通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康顺光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3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厂用抗燃油自燃点检测器
- 下一篇:带安全活动防护门的电插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