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材曲棍球棒无效
| 申请号: | 01262468.3 | 申请日: | 2001-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6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59/12 | 分类号: | A63B59/1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36102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棍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复合材料制作的曲棍球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曲棍球棒普遍采用木制品,为减轻其自身重量,后出现了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曲棍球棒。通常在球棒的握柄部分设有海棉体,以减轻棒身在击球时对人体产生的震动,但在较长时间的运动过程中,该种避震效果不理想,不能够有效地减轻对人体的震动;且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不同的吸震效果的曲棍球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的缺陷,具有不同减震效果,且减震效果好的曲棍球棒。
一种复材曲棍球棒,棒身内设有抗震结构,其结构为:棒身内开有一个凹槽,内置吸震材,其外层包覆复合材片。
上述的凹槽可设在棒身的任何位置。
上述的凹槽是棒身整体成型后,预留的开放式凹槽。
上述的凹槽是棒身整体成型时,设有的封闭式凹槽。
上述的凹槽是棒身与凹槽以及内置的吸震材一体成型。
上述的棒身可以是三明治结构,在两片复合材料中层叠吸震材。
采用上述结构后,凹槽可设置在任一部位,也可以是整个棒身。生产时,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填充方法,填入不同的吸震材,产生不同的吸震效果,以适应不同位置运动员的不同打法,且增加舒适感。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吸震效果的曲棍球棒,以减少运动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曲棍球棒侧剖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A-A面的剖视图,图中给出凹槽为开放式预留孔;
图3图2所示的凹槽填充后的A-A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A-A面的剖视图,图中给出棒身成型后预留封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4中所给的封闭凹槽中填充有液态吸震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A-A面的剖视图,图中给出吸震材内置在凹槽中,与棒身一次成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一种复材曲棍球棒,棒身内设有抗震结构。棒身1选择用复合材料一次成型,其棒身内设有凹槽12,以内置吸震材13。棒身1成型时,外部包覆一层复材片11,在棒身上预留一开放式凹槽121,然后根据吸震效果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吸震材13和嵌入方法。本实施例选择橡胶吸震材,用贴模的方式外覆复材片111,直接嵌入棒身1,与棒身1保持外观的一致。该种预留凹槽的方式,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它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如习惯打法、跑动的位置、力量的大小来选择设有不同预留位置凹槽的曲棍球棒,以及不同的吸震材,来达到不同的吸震效果。
参阅图1、4、5,另一种复材曲棍球棒,棒身内设有抗震结构。棒身1用复合材料一次成型,其外层包覆的是复材片11,棒身1内设有凹槽。棒身1上留有封闭式凹槽122,并先将复材片11固接在棒身上,整体外观一次成型。选择液态的吸震材14,如发泡材,将其注入到棒身1内的凹槽122中,一定时间后,吸震材14固化后,即为成品。
参阅图1、6,另一种复材曲棍球棒,棒身内设有抗震结构。吸震材采用橡胶片,将设有凹槽123的棒身1用复合材料一次成型,用胶将吸震材13粘入到粗胚凹槽123中,然后用二次成型或粘着的方法包上复材片11。此方法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更换效果不同的吸震材。
上述的三种曲棍球棒,在制作棒身1时,可选择采用在两个复合材料间嵌入具有吸震功能的薄层,形成三明治结构,一体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2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发光的玩具车轮
- 下一篇:一种干熄焦炉炉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