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等静压缸体封口旋塞升降机无效
申请号: | 01261506.4 | 申请日: | 2001-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4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毛崇智;钟玉涛;王兆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 缸体 封口 旋塞 升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装置,具体是一种等静压缸体封口旋塞升降机。
背景技术
现有国产等静压成型缸体的旋塞,是由人工把特制的启闭扳手插入旋塞上的凹孔,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的转动旋塞,从而使旋塞旋入或旋出,由于所有的操作基本上全部依靠人工来完成,所以极大的影响了生产效率,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一种等静压缸体封口旋塞升降机,包括底座、按装在底座上直立的升降杆及大齿圈,其特征在于升降杆由相互平行的升降丝杠及导向杆构成,导向杆与升降丝杠上套装电机托架,电机托架上固定按装电机,电机轴端按装齿轮,该齿轮同时与大齿圈及旋装在升降丝杠上的升降齿轮相啮合,升降齿轮位于电机托架的下部。
所述的大齿圈与等静压缸体封口旋塞固定联接;并可在大齿圈上部的中心位置固定按装吊环,以方便的对等静压缸体封口旋塞进行吊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因用机械升降的方式替代了人工操作,所以不仅实现机械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等静压缸体封口旋塞升降机,包括底座2、按装在底座2上直立的升降杆及大齿圈12,其特征在于升降杆由相互平行的升降丝杠7及导向杆6构成,升降杆6与升降丝杠7上套装电机托架5,电机托架5上固定按装电机8,电机轴9端按装齿轮10,该齿轮10同时与大齿圈12及旋装在升降丝杠7上的升降齿轮3相啮合,升降齿轮10位于电机托架5的下部。
所述的大齿圈12与等静压缸体13的封口旋塞固定联接;并可在大齿圈12上部的中心位置固定按装吊环11,以方便的对等静压缸体封口旋塞进行吊装。
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为保证升降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可通过固定圈1将底座2与等静压缸体13固定联为一体,当需要对等静压缸体13的封口旋塞旋出时,启动电机8,随电机8的转动,通过电机轴9端按装的齿轮10同时带动升降齿轮3及大齿圈12转动,升降齿轮3沿升降丝杠7及导向杆6上升,逐渐顶动电机托架5及电机托架5上的电机8上升,与此同时,大齿圈12在齿轮10带动下反向旋旋出,并随升降齿轮3一起逐渐上升,直至等静压缸体13的封口旋塞旋出,离开等静压缸体13;当需将等静压缸体13的封口旋塞旋进时,以与上述相反的工作过程动作即可实现,为确保升降齿轮3上升时的稳定性,在升降齿轮3与托架5之间加装了推力轴承4。因等静压缸体13的封口旋塞自重较大,为减轻旋塞转动时产生的大摩擦阻力,可配合使用在等静压缸体13的旋塞旋进或旋出的同时通过吊环11将旋塞吊起的方式来解决,升降齿轮3、大齿圈12在保证同步升降的情况下所需的各项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升降齿轮10与大齿圈12的齿数比为升降丝杠7与旋塞螺距之比,且各外齿均为直齿,这样就保证了升降齿轮10与大齿圈12在转动时能够同步上升。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后操作工人通过控制电源,调节电机的上升或下降并配合吊挂装置,即可实现等静压缸体13封口旋塞的旋出或旋进,彻底解决了通过人工缓慢推动使等静压缸体13的封口旋塞旋出或旋进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学院,未经淄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15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曝光机的浮动下框装置
- 下一篇:椭柱翼型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