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烧烤台车防烫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1260836.X | 申请日: | 200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952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凯麟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烧烤 台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烧烤台车防烫设备,藉由多层结构防烫板设于烧烤台车的前、后、左、右侧及上面的部份位置,使烧烤台车能有防烫的功效。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烧烤台车设备其烤炉四周为一简单的铁板或不锈钢板,当烤炉加热时其烤炉四周温度会升高使热集中于铁板上无法散去,因此使用上危险且容易被烫伤。本实用新型乃是基于以上缺点作的改进,其主要方法是藉由多层结构防烫板。此多层结构的防烫板可隔绝热使加热集中于烤炉内且有防烫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烧烤台车防烫设备,其主要利用多层耐热结构的防烫板设在烧烤台车接近热源的位置,藉以隔离炉体内部的热源,避免炉体表面产生高热烫伤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提供一种改进的烧烤台车防烫设备,其用来阻隔热源的防烫板,系包括有稀酸钙板、玻璃棉板与不锈钢板三层结构,其中,该玻璃棉板系设在稀酸钙板与不锈钢板之间,而且不锈钢板系设在接近炉体的外表面。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进的烧烤台车防烫设备,此防烫设备的改进乃是利用多层结构的防烫板设于烧烤台车的前、后、左、右侧及上面的部份位置,亦即烧烤台车四周都有多层结构的防烫板保护,以避免炉体的表面产生高热烫伤使用者或其他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功能经配合下列图示作进一步说明后将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烧烤炉的立体图;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烧烤炉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烧烤炉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烧烤炉的炉体结构,以及炉体与盖体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烫板三层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
1 炉体 32 炉头
11 炉 33 燃料输送管
12 保温盘 34 远红外线陶瓷板
2 盖板 4 防烫板
21 开口 41 稀酸钙板
3 燃烧装置 42 玻璃棉板
31 反射罩 43 不锈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进的烧烤台车防烫设备,主要在炉体1的前、后、左、右侧与上面的部份面积设置有防烫板4,以阻隔炉体1内部的热源,避免高温传递到炉体1的表面而3烫伤其他人。
所述的炉体1结构系在其上方设有一炉口11,炉体1的上面则覆设一盖板2,该盖板2设有一开口21,使得盖板2覆盖于炉体1上面时,恰好使开口21对应于炉口11;另外在炉体1上面的后方设有一突出炉体1上面适当高度的保温盘12,而且使得保温盘12尽量地接近炉口11与开口12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烧烤台车是一种使用瓦斯作为燃料,并配合远红外线陶磁材料组合成的烧烤设备;其在炉体1内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燃烧装置3,所述的燃烧装置3包括有一用来反射热量的凹形反射罩31,并在该反射罩31的凹陷空间内设置炉头32,而且炉头32系呈适当地倾斜而使上面尽量地朝向炉口11的方向;从炉头32延设有一燃料输送管33至炉体1的侧边,用以接设瓦斯或天然气等气体燃料;另外在反射罩31的凹陷口设置一具有复数细孔的远红外线陶瓷板34。当燃料经由燃料输送管33被输送到炉头32被点燃而燃烧时,火焰首先会燃烧所述的远红外线陶瓷板34,使得远红外线陶瓷板34被烧红而产生均匀的热量,热量便从炉口11与盖板2的开口21传递出去,而放置在盖板2的开口21上则提供放置被烤食物的钢丝网(图中未显示)之用,食物经由热量烘烤熟后提供人们食用。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特征,是在炉体1的前、后、左、右侧及上面部分面积均设有防烫板4;其中,位于炉体1前、后方的防烫板4是弯折成L形状,藉由其L形状覆盖住炉体1前、后的上面与前、后面;而左、右侧边的防烫板4则为平面状的板体,其中一板体的面积较大以完全遮蔽住炉体的一侧,另外一板体的面积则较小,以预留供接设燃料输送管33的空间。
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烫板4系一种具有三层结构的耐火与隔热的板体,其包括有稀酸钙板41、玻璃棉板42与不锈钢板43,其中,具有防火功能的玻璃棉板42系设在稀酸钙板41与不锈钢板43之间,并将三种不同材料制成的板体压合为一体,在将防烫板4组合于炉体1时,系将不锈钢板43朝向炉体1的外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凯麟,未经杨凯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8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艾灸治疗仪
- 下一篇:一次性脑外科止血水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