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性板件移载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60538.7 | 申请日: | 2001-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42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平尧 |
| 主分类号: | B65H5/08 | 分类号: | B65H5/08;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念冬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性 板件移载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载软性板件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单边夹掣移载软性板件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按,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薄状基片的输送装置,该装置利用具有拉紧钩的拉伸弹簧相对钩住基片两侧边缘的开口,再将其移载。这种输送装置由于必须在基板两侧边缘设置开口,且必须将拉紧钩逐一钩住开口,因此使用时不够方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软性板件移载装置,以使其结构更为简单且使用更为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一对单边夹掣软性板件的夹具和控制夹具移送状态的移送机构组成一种软性板件移载装置;夹具并列间隔设置且其夹掣面逐渐向外微扬。
基于以上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使单边夹掣的软性板件保持水平状态而不致向夹掣边对边重落,从而可方便地移载软性板件。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软性板件移载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是软性板件单边平直夹掣的示意图。
图2是软性板件单边夹掣且两侧微扬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如将软性板件1单边平直地夹掣,则软性板件1将因重力而向夹掣边的对边垂落;若再令软性板件1的两侧边微微扬起,则软性板件1将保持水平状态而不致向夹掣边的对边垂落,如图2所示。
参考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软性板件移载装置主要由一对夹具2和控制该夹具2移送状态的移送机构3构成。一对夹具2并列间隔设置且使其夹掣面21逐渐外扬;夹掣面21披覆一软质层22,以防止软性板件1被夹具2夹掣时被损伤。夹具2可装设于夹爪气缸2A上,而可展开或闭合。移送机构3设有一升降杆31并用于在移送过程的始末使夹具2升降,以避免软性板件1在移送过程中因与配合使用的输送装置4接触而损伤。此外,移送机构3利用一进退缸32的连接件321带动一滑块34,以控制固定于滑块34上的夹具2在滑轨33上移动。
参考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软性板件1利用夹具2夹掣于纵向输送装置4A的末端;由于夹掣面21逐渐外扬的特点而可使软性板件1保持水平状态而不致垂落;然后,移送机构3先利用升降杆31使夹具2略微上升,再利用进退缸32将夹具2沿滑轨33推送至横向输送装置4B的前端,再利用升降杆31降下软性板件1,即完成垂直设置的两输送装置4A、4B之间的衔接移载。此外,若输送装置4为输送带型态,则可将软性板件1长距离移载。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确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并具有较高的产业利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平尧,未经黄平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控轮的控制结构改良
- 下一篇:方型耐高压多用煤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