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折叠式把手无效
申请号: | 01260446.1 | 申请日: | 200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5041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昱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昱学 |
主分类号: | B62K21/16 | 分类号: | B62K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国权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折叠式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把手,特别是一种提供自行车把手可快速、便利地折叠,可充分利用空间而达到最小折叠体积的自行车折叠式把手。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传统的代步工具,亦是现代活之一种休闲、运动用具,特别是现代活品质提高,运动、休闲深受人们的重视,故自行车所具独特的运动性及休闲性仍为现代人所热爱。而为配合居家或外出携带的方便性,自行车的体积已被适当缩小,而最重要的是,针对自行车已发展出可折叠的结构,使得自行车更可配合汽车等交通工具而提高其机动性及搭配性;而由于折叠式自行车的折叠部位相当多,每个折叠部位的结构设计必须充分利用空间,方可使整架自行车折叠后的体积大为缩小,而达到最佳的折叠效果,以便于其携带及装载运用;而由于把手是自行车控制部分,故在结构上须考虑结构牢固的安全性、操作的便利性,但鉴于现行的把手折叠结构,往往无法适当兼顾,使得把手折叠结构在操作上或需工具辅助,或为操作费时、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式把手,具有充分利用空间而可将把手折叠于最佳位置,以加强自行车折叠体积的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折叠式把手包括:一把手装置,包括第一把手及第二把手,该第一、第二把手于其连结端处各设有一把手接头,该把手接头设有把手容室,该把手容室内设有穿孔;而该把手接头的一侧凸设有一连结板,该连结板内部设有一横向空间,且该第一、第二把手至少一把手的连结板设有一可依纵轴向旋动的枢接件;一杆架,分别与第一、二把手相枢接而承托第一、二把手;一控制螺杆,其螺端插入设于该连结板的横向空间而与该枢接件相螺接,而其另端抵于邻近的连结板处,用以控制该第一、二把手的迫紧固定及旋松折叠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把手的折叠具有操作简便且确实、快速的功效。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及其他功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未折叠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把手折叠装置;10把手;20杆架;30控制螺杆;11第一把手;12第二把手;111把手套;13把手接头;131上把手容室;132下把手容室;133容室穿孔;14容室套;15垫片;141穿孔;151穿孔;16螺栓;17连结板;171梢孔;172间隙;18枢接梢;181螺孔;21拖板;22套接柱;221螺孔;31螺杆头;32第一螺杆;33第二螺杆;311压纹;331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昱学,未经朱昱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