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健身脚踏车的靠背调整构造无效
| 申请号: | 01260237.X | 申请日: | 2001-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0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期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2/08 | 分类号: | A63B2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朝华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 脚踏车 靠背 调整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健身脚踏车的靠背调整构造,尤指一种构造简单、装配便捷、操控方便的无段调整、且适合使用者各种靠背角度调整需求的健身脚踏车靠背调整构造,可有效提高业者的组装生产效率,并使健身脚踏车使用者能有一舒适的靠背功能。
背景技术
传统的健身脚踏车的靠背调整构造,如台湾专利公告第421043号,「健身脚踏车的靠背调整构造」专利案,其主要特征是:于靠背的后背侧设有一位于主杆下端的扇形齿块,基座近后端段具有一框座,于框座枢设有一操控轴柄,该操控轴柄可套固在实体设有冠齿块及翼片的套管体,让冠齿块因操控轴柄的转动,而与前述靠背的扇形齿块相啮合或脱离啮合,达到选择靠背倾斜的角度及予于定位的目的。其主要缺陷在于:构造因构件繁多、复杂,造成装配组装上的不便,而且,此种款式靠背调整构造主要是利用两付齿块来相互啮合,提供一种角度调整定位效果,在调整角度时,是操控轴杆使其中一齿块向另一齿块的侧向外偏,调整角度完后,再放轴杆所同体的齿块由侧向与另一齿块啮合定位,在二齿块相啮合定位时,若二齿块在啮合时齿峰与齿谷未恰好对正,则二齿块间便无法啮合定位,甚至会发出“咔”、“咔”恼人的噪音,同时,靠背的角度调整也受限于齿块上二齿角间的宽度,造成调整每一段,通常有5-10度的限制,而无法提供使用者有一最舒适、调整角度无段数的靠背调整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人乃构思研发,创造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健身脚踏车的靠背调整构造,达到构造简单、装配便捷、且可供使用者调整至各种舒适靠背角度需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健身脚踏车的靠背调整构造,包括椅架和底部两端与椅架的后方顶端两侧枢接定位的靠背骨架,其特征是:具有缸体的气压棒设在该靠背骨架的后方,该缸体的顶端外壁为封闭端,该封闭端的顶缘与该靠背骨架背侧的适当位置枢设定位,该缸体的另一端伸出有一缸轴,该缸轴的端部设有驱动该缸轴自缸体内伸缩位移的泄压阀;控制杆座固设在该靠背骨架的后方,其设有框座枢设在该椅架上定位,该框座的顶端设有一框口供气压棒的轴伸入及定位,该气压棒的泄压阀位在该控制杆座内;该框座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侧孔,其中一侧孔的孔口为长条状;控制杆的一端由控制杆座的长条状侧孔端伸入该控制杆座内,其端部在另一侧孔侧枢接定位,于枢接位置处形成一支点,另一端位于该控制杆座外。
该控制杆为L形。该控制杆与控制杆座两者间的设置位置处,加设有一软性的安全护套。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后仰调整角度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后仰调整角度的局部侧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健身脚踏车的靠背调整构造,主要的组件包括有:
一椅架1的顶端提供健身脚踏车坐垫设置之用,其后方左、右两端侧位置处分别固设有一竖立状的凸体10,二凸体10的相对端面并各设有一枢接孔11;
一靠背骨架2,其底部两端面向椅架1上的枢接孔11设有对应的枢接孔20,通过螺杆3伸入穿设,再搭配螺母30的螺合,如图3所示,即可达到枢接结合定位效果,使靠背骨架2可以其底端两侧与椅架1枢接轴设,并竖立在椅架1的后侧上方,而具有可调整靠背骨架2后仰倾斜角度位移的功能;
一气压棒4,是设在靠背骨架2的后方,具有一缸体40,该缸体40的顶端外壁为封闭端41,该封闭端41的顶缘并设有一呈竖立状伸直具有枢接穿孔42的凸体43,而该缸体40的另一端是伸入设有一缸轴44,该缸轴44的端部设有一可受压来渲泄缸体40内压力,以驱动缸轴44自缸体40内伸出位移的泄压阀45;其中靠背骨架2背侧对应气压棒4缸体40端部凸体43的适当位置处,固设有一对枢接片21,如图2所示,气压棒4的缸体40端部凸体43可嵌入二枢接片21间,该枢接片21具有一对横向枢接孔22可跨接在气压棒4凸体43的两侧,而可通过螺杆3A伸入穿经其枢接孔22及凸体43上的穿孔42,再搭配螺母30A的螺合,即可使该气压棒4的顶端与靠背骨架2的背侧形成枢接定位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期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期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康节能型换气空调器
- 下一篇:陶瓷渗水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