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及镖翼可旋转的飞镖无效
| 申请号: | 01260215.9 | 申请日: | 2001-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62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国华 |
| 主分类号: | A63B65/08 | 分类号: | A63B6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宏伟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镖翼可 旋转 飞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镖,特别是一种射靶撞击时可让镖翼旋转及发光的飞镖。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飞镖,其尾翼虽有图腾以加强其美观性,但此镖翼为一体固接于镖身上,无法随其射镖时所产生撞击力而作动旋转,故缺少趣味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及镖翼可旋转的飞镖,利用其镖翼上的具有一可与镖身拆组连结枢接的框轴组件设计,使飞镖在射靶撞击时所产生震动力,可令镖翼以框轴组件作枢点而作动旋转,以增加其玩耍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一种发光及镖翼可旋转的飞镖,包括镖身本体、镖针、弹簧元件、发光二极管、电池组、绝缘套环及镖翼,其中该镖身本体是由前套管与后套管相互螺固连结而成的中空套管,其中:该前套管在末端设有一直径较小且外部有螺牙的连接环部,在前套管前端螺接一挡锥环,供以将套置内部的镖针挡止定位而保留一些纵向的移动空间,且令此镖针末端轴杆为套伸入连接环部的中空孔中;该后套管在内部末端置设以透明胶体黏固定位的发光二极管,以及在内部可套置由两组电池相互叠置串联所组成的电池组,以及套置一前端封闭面贯通通孔的绝缘套环,此绝缘套环将电池组与后套管内壁面作完全隔离接触,又该后套管的末端封闭面贯通一锁接孔,使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可由此向外透射;该镖针在末端轴杆的前端上设有两组向外对应凸伸的卡柱,末端上设有两组向外对应凸出的挡柱,以及末端轴杆上套置弹簧元件,此弹簧元件一端顶压于镖针末端轴杆外凸的卡柱上,另一端则抵触于前套管内部垂直向壁面上,供以抵压镖针常态保持向前凸伸的状态,并令镖针末端轴杆保留一小段套伸于连接环部的中空孔中而可作上下弹性位移;该镖翼于前端插翼环座上框设一枢轴组件,此枢轴组件包括有凸轴连杆、枢环及锁接杆,其中该框环为套置于凸轴连杆末端凸杆上,且此凸杆卡紧插置定位于插翼环座中而连结成一体,使枢环可在凸轴连杆末端凸杆上受限位枢转而不掉落于外,该枢环外缘为内嵌套置定位于锁接杆末端,而此锁接杆前端螺牙为锁固连接于后套管末端的锁接孔中,以令镖翼得以利用枢环作枢点而自由枢转。
藉此,于镖针射靶时所产生的撞击及震动力,可令镖翼以枢轴组件作枢点而作动旋转,以及使镖针末端轴杆能凸伸出连接环部的中空孔外,供与电池组抵触导通而触发发光二极管发光,致使光线可穿透于镖翼上呈现发亮图腾,达到射靶撞击时镖翼可旋转及触发发光的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特征及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相关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镖身本体1;前套管11;连接环B部111;中空孔112;挡锥环113;后套管12;锁接孔121;镖针2;末端轴杆21;卡柱22;凸点23;弹簧元件3;发光二极管4;正极接脚41;负极接脚P42;电池组5;电池51、52;绝缘套环6;通孔61;镖翼7;插翼环座71;枢轴组件72;凸轴连杆721;凸杆7211;枢环722;连接杆72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及镖翼可旋转的飞镖主要包括有镖身本体1、镖针2、弹簧元件3、发光二极管4、电池组5、绝缘套环6及镖翼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国华,未经黄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棉体
- 下一篇:具有自毁结构的注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