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频器结构的改进无效
| 申请号: | 01260149.7 | 申请日: | 2001-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47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森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森泰 |
| 主分类号: | H01F19/02 | 分类号: | H01F19/02;H01F19/00;H01F2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维奇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频器 结构 改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分频器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采取卧式处理,藉由分频器整体结构改进,该结构使高度向下缩减,通过改进导线槽的设计,相对缩短铜线缠绕距离,并增加整体环境空间,更兼具简化加工程序,进而降低制作成本。
背景技术
常见的分频器结构,请参照图1所示,主要是于线架100上向外延设一接合座200,并在接合座200上连设底座300,该底座300上设有多根接线柱400,以供引出线槽500内的铜线连接于接线柱400上,但此种结构,由于底座300为了适应接线柱400的组合构造,致使整体的体积较大,且线槽500与接线柱400相距较远,铜线缠绕接设时,耗费较长的线材,这样增加的材料成本相当可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分频器结构的改进,使其减少体积、缩短绕线距离、简化加工程序,进而降低制作成本。
实施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线架上、下各设有上挡止片及下挡止片,中间形成一可供铜线缠绕的线槽,前述下挡止片侧边向外延设两接合部,接合部外边延设有底座,该底座外侧设有导线槽,且底侧设有多根向下延伸的接线柱,出线槽内的铜线经导线槽后连接于接线柱上。
上述的结构致使体积得以缩小化,并有效缩短铜线至连接柱的接线长度,且线架本体采取卧式处理,可更加大使用环境的空间,使盘线时方便上线,可有效减少线材接设时的耗损,使制作容易,更兼具减少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分频器结构的改进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常见的分频器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该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铜线及接线柱部分剖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该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铜线及接线柱部分剖视)。
图中件号说明:
1、100-线架 200-接合座
11-圆形槽道 3、300-底座
121-上挡止片 31-导线槽
122-下挡止片 4、400-接线柱
13、500-线槽 5-铜线
2-接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常见的分频器立体结构图,其构造及使用上的缺点已如前所述,此处不再重复叙述。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线架1于上、下各设有上挡止片121、下挡止片122,中间形成一可供铜线5缠绕的线槽13(请参阅图3所示),且中央形成贯通的圆形槽道11,并由下挡止片122向两侧各延设一接合部2,接合部2连接于底座3,底座3外侧各设有一导线槽31(如图4所示),供出线槽13内的铜线5沿该导线槽31连接于底侧设的多根向下延伸的接线柱4上,其中,卧式线架1与底座3和接合座2呈平行配置,使出线槽13由导线槽31至接线柱4的距离,及整体高度皆可有效缩短,并相对减少整体的空间,致使缠绕铜线5的空间增加,增进整体滤波效果,并减少线材耗损,而且这一构造可简化加工程序、降低制作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森泰,未经杨森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变压器调整机构
- 下一篇:鞋底清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