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帘杆的饰物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59770.8 | 申请日: | 200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976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03 |
发明(设计)人: | 粘维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粘维哲;吕锈琼 |
主分类号: | A47H19/00 | 分类号: | A47H19/00;A47H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帘 饰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杆的饰物组结构,特别是一种当使用者在窗帘杆两端的装饰头及吊挂夹予以变化时可借由该饰物组的简易操作而迅速、简便地更换不同造型及大小的饰物的窗帘杆的饰物组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习用窗帘杆的饰物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其包含:一窗帘杆10、左、右装饰头20、若干吊挂夹30及一窗帘40,其中窗帘杆10为呈适长适大的圆杆体,左、右装饰头20一侧为一线材饰体21,于饰体21一端固结一套合体22,又吊挂夹30由一似倒U字纵向线材的吊挂身31,其一端向下延伸一适当角度连接设有一封闭的吊圈32,吊圈32内并吊挂一夹体33,窗帘40为一适当大小的布体。
其组合时,先将窗帘杆10、左、右两端套合一装饰头20,再将窗帘杆10固结于窗户两旁的墙壁上,而后再将若干的吊挂夹30利用其吊挂身31的开口悬挂于窗帘杆10上,再将吊挂夹30的夹体33夹持住窗帘40,而使窗帘40因此而悬挂于若干吊挂夹20上,即完成组合。
以上结构,具有下列的缺点:第一,当窗帘杆10的左、右装饰头20的饰体为固定形状,故予以变化时须整组更换,不具有装饰上的变化及经济效益;第二,其吊挂夹30仅具夹持作用并不具装饰作用,故在使用上较为呆板不具有美感变化。
发明内容
因此,如何改良习用窗帘杆的饰物组结构,便于使用者于窗帘杆两端的装饰头及吊挂夹予以变化时,可迅速、简便地更换不同造型的饰物,并达到拆装简易和造型变化上具有丰富性,且无须整组更换,又达经济效益,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帘杆的饰物组结构,当使用者于窗帘杆两端的装饰头予以变化时,可轻易将饰物推挤而出,并更换不同造型及大小的饰物,达到拆装简易、造型变化丰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帘杆的饰物组结构,其吊挂夹一端可容持一饰物,使该吊挂夹不仅具夹持作用并具有装饰作用,所以在使用上,可更换不同造型及大小的饰物,达到整体的美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帘杆的饰物组结构,其装饰头与饰物以饰体弹性线材推挤方式组合,又吊挂夹与饰物以同等方式组合,达到组装上迅速、简易。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帘杆的饰物组结构,其造型上予以变化时,无须整组更换,仅需将饰物予以不同造型及大小推挤更换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窗帘杆的饰物组结构,包括一窗帘杆、一窗帘、左、右装饰头、饰物和吊挂夹,其中窗帘杆的两端可由装饰头的套合体予以固定连结,且在杆身上垂挂若干吊挂夹,若干吊挂夹的若干吊圈及夹体夹持在窗帘上,窗帘悬挂于窗帘杆下方,左、右装饰头的套合体一侧结合饰体,饰体一端设一较小开口状的束部,且两侧向内弧形对称延伸为一较大的容置部;饰物为块状体,并设有一环槽及形成内部的一个容置块;吊挂夹由一似倒U字纵向线材的吊挂身,其一端设一较小开口状的束部,且两侧向内弧形对称延伸为一较大容置部而构成。
所述装饰头的饰体为线材。
所述所述装饰头的饰体为不规则且富有变化的造型。
所述饰物的外形并不特定造型及大小。
所述装饰头的饰体中的容置部设一可辅佐饰体线材较大直径时的弹性撑开的弹性缺口。
借由上述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果:第一,当窗帘杆10两端装饰头50予以变化时,可借由束部52的线材弹性及弹性缺口54轻易将饰物60推挤而出,并更换不同造型及大小的饰物60,拆装简易、造型变化丰富;第二,吊挂夹70的一端可容持一饰物60,使该吊挂夹70不仅具有夹持作用并具装饰作用,所以在使用上,可更换不同造型及大小的饰物60,达到整体的美感;第三,装饰头50与饰物60是以饰体51的弹性线材推挤方式组合,又吊挂夹70与饰物60是以同等方式组合,所以组装迅速、简易;第四,造型上予以变化时,无须整组更换,仅需将饰物60予以不同造型及大小推挤更换即可,十分经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饰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饰头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吊挂夹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吊挂夹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粘维哲;吕锈琼,未经粘维哲;吕锈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97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发动机进气离心式分离装置
- 下一篇:办公椅的操纵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