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键结构改良无效
| 申请号: | 01259131.9 | 申请日: | 200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4973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学堂 |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可避免产生真空现象,而可让弹性耦接体确实回复至原形,以及避免弹性耦接体造成挤迫、充塞以及变形的现象,让使用者敲打按键时有明显的段落差异感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系为一般个人电脑的键盘及其上按键的结构剖视图,其键盘B的主体上设有若干按键插座B2。以供按键K1的插置,而在相对应于按键K1的下位处则设有一电路板B3,并在电路板B3与按键K1间设有一可受按键K1的压抵而使电路板B3接点导通的弹性耦接体K2,最后再由上、下盖B1、B4构成整体键盘B的完整外壳结构;其中,按键插座B2形成有用以导引按键K1上下动作的套孔B21与插槽B22,至于按键K1则配合形成有一可穿入套孔B21的压抵柱K11,以及用以插入插槽B22以形成防止松脱的卡钩板K12,藉以可将按键K1限位于键盘B的主体上。
另外,在键盘B的按键插座B2的下缘形成有一框套部B23用以将弹性耦接体K2限位在按键K1的压抵柱K11下位处,而其弹性耦接体K2则为一呈倒置的凹杯状壳体,在其壳体内部顶点设有一耦接凸点K21,以当其按键K1受到使用者的压触而向下动作时,如图2所示,其弹性耦接体K2即受按键K1的压抵柱K11的下压而压缩变形,以由耦接凸点K21与电路板B3上的接点相接触而构成该接点的导通藉以发出该按键K1所对应的讯号,并当使用者释放对按键K1的压触时,其弹性耦接体K2即可形成一弹性作用而回复至原形,使中止讯号的发出,并将按键K1推顶至上升的状态。
然而,由于其弹性耦接体K2的底缘与电路板B3间系为贴合的状态,故在其弹性耦接体K2受到压挤时,其内部的空气受挤压排出后,将使其内部呈真空状态而在压触作用力消失后无法确实弹回原形,以至于影响按键K1的正常功能;尤其,其弹性耦接体K2与按键K1的压抵柱K11间不具有任何定位作用,而容易造成弹性耦接体K2变形,并产生挤迫、充塞的现象,抑或是造成按键K1的段落差不够明显,而影响使用者操作按键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藉由在弹性耦接体的弹性壳部底缘形成有若干缺口,以当其弹性耦接体弹回原形时,其缺口可构成一让空气进入弹性耦接体与电路板间的孔道,以避免产生真空现象而可让弹性耦接体确实回复至原形的按键结构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系在其弹性耦接体与按键压抵柱的接合处,分别形成具定位作用的套接端与套接座,使弹性耦接体可随按键的压触而确实向下动作,以避免造成挤迫、充塞以及变形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系藉由其弹性耦接体与按键可于键盘主体上顺利上、下动作,让使用者敲打按键时有明显的段落差异感,不但可增加使用的舒适性,并可增加敲打按键的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按键的结构改良,其按键的主要结构包括有插置于键盘主体上的按键插座中的按键,以及配合在电路板与按键间设有可受按键的压抵而使电路板接点导通的弹性耦接体,在弹性耦接体的弹性壳部内面顶部并设有耦接凸点,以由耦接凸点与电路板上的接点相接触而构成该接点的导通藉以发出该按键所对应的讯号,并当使用者释放对按键的压触时,其弹弹性耦接体即可形成一弹性作用而回复至原形,使中止讯号的发出;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耦接体的弹性壳部底缘形成有若干缺口,以当其弹性耦接体经由弹性壳部的弹力作用弹回原形时,其缺口可构成一让空气进入弹性耦接体与电路板间的孔道,以避免产生真空现象而可让弹性耦接体确实回复至原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在于该键盘的按键插座形成有用以导引按键上下动作的套孔与插槽,而按键则配合形成有一可穿入套孔的压抵柱,以及用以插入插槽以形成防止松脱的卡钩板,藉以可将按键限位于键盘的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在于该弹性耦接体与按键压抵柱的接合处,分别形成具定位作用的套接端与套接座,使弹性耦接体可随按键的压触而确实向下动作,以避免造成挤迫、充塞以及变形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特征在于该键盘的按键插座的下缘形成有一框套部用以将弹性耦接体限位在按键的压抵柱下位处,该键盘的主体可配合由上、下盖的盖合,而构成整体键盘的完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91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微型硬币识别器
- 下一篇:公交信息动态显示电子站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