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1258672.2 | 申请日: | 200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5211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叶川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隆顺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9/12 | 分类号: | B62B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韦廷建 |
地址: | 528414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整机构,应用于婴儿车车架,特别是一种用以调整婴儿车车架之椅背管角度的机构
背景技术
为提供乘坐之便利性,椅子也就因运而生,而座椅大致上可划分成可调整靠背倾斜角度和不可调整靠背倾斜角度两种,以不可调整靠背倾斜角度者而言,通常椅座及靠背设计为一体(如以塑料射出成形的技术达成),或是椅座及靠背采用固定的连接构造,但因其无法提供较为舒适之乘坐,所以也就发展出前述的可调整靠背倾斜角度的座椅。
前述的可调整靠背倾斜角度的婴儿车座椅,公开于如:台湾公告第250047号“专利”案「婴儿车座椅靠背倾斜角度调整装置」、第404368号专利案「婴儿车之座椅靠背调整结构」、第424459号专利案「座椅靠背调整结构追加(一)」及第451648号专利案「座椅靠背调整结构」,其中第250047号专利案使套置于座椅之帆布能够因为此靠背调整装置而具相异之倾斜角度,但由于此装置系设置于帆布之中间位置,因此极易于乘坐时,导致不舒适,至于第404368号专利案则是在设计上较为复杂,并且于使用时,不甚方便,而后两者之设计同样在构造上较为复杂,且应用于一般无法收折之座椅。
基于前述,发展出应用于可收折座椅的靠背调整机构,以让使用者乘坐时较为舒适,并提供操作之便利性,非常重要。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为提供一种调整机构,以调整车架之椅背管角度,让使用者乘坐时较为舒适。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调整机构包括壳体、被动件、驱动件及牵引机制,其中壳体具有容置空间及由复数个定位槽所构成之运动路径,且枢接于第一组件之一端;被动件设置于前述容置空间,一端穿出壳体,且枢接于第二组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件;驱动件相邻被动件地设置于前述容置空间,一端枢设于壳体,另一端则由牵引机制限制其运动;于拉动此牵引机制时,驱动件接触定位件,而使定位件顺着运动路径移动并脱离先前所卡制的定位槽,且由第二组件限制被动件之动作,以使驱动件与壳体做相对运动,进而由壳体带动第一组件移动,以调整第一组件与调整机构间之角度,并于释放牵引机制后,驱动件回复原位,且定位件卡制于定位槽之一,以固定第一组件与调整机构间之角度。
当调整机构应用于可收折且包括相枢接之前脚管、后脚管、扶手管、座椅管及椅背管之车架时,此时第一组件可以为椅背管,第二组件可为后脚管,抑或是第一组件为后脚管,第二组件为椅背管皆可。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所提供的一种调整机构,用以调整两组件间之角度。应用于车架,可调整车架之椅背管的角度,让使用者乘坐时较为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部分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部分组合图;
图4A、4B为本实用新型之使用例及动作图;及
图5A、5B为本实用新型于车架之使用例及动作图。
图号说明:
10 车架
11 前脚管
12 后脚管
13 扶手管
14 座椅管
15 椅背管
20 调整机构
21 壳体
211 第一组件
2111 第一定位槽
2112 开孔
2113 勾部
212 第二组件
213 运动路径
2121 第二定位槽
22 被动件
221 定位件
23 驱动件
231 扣部
232 开孔
24 牵引机制
241 挠性组件
242 弹性组件
243 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第5A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调整机构20,应用于可收折之车架10,此车架10包括有彼此相枢接之前脚管11、后脚管12、扶手管13、座椅管14及椅背管15。
如「第1图」、「第2图」及「第3图」所示,此机构20包括有壳体21、被动件22、驱动件23及牵引机制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隆顺日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隆顺日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8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