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电饭煲无效
申请号: | 01258656.0 | 申请日: | 200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5147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成;习德建;楼建治;刘丹东;徐杰;薛勍;熊卫红;关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3/04 | 分类号: | A47G2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伟刚,蔡晓红 |
地址: | 52830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聚氨酯发泡材料进行保温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在传统电饭煲的结构中,外壳是一块薄铁板做成的圆筒,放置内锅的内锅罩也是由铁板材料制成,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用以放置电气元件等。该结构的缺陷主要有两点:一是薄铁板做成的外壳强度远远不够,当电饭煲被磕碰时,容易产生外壳的变形;二是外壳和内锅罩之间形成的空腔容易散热,从而导致电饭煲的热效率较低,保温时较耗电。
发泡聚氨酯是一种耐温、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热传导率较差的物质,广泛应用于电热水器、消毒碗柜、冰箱等产品上的保温上,若将其应用到电饭煲产品上,则可较好地解决传统电饭煲的上述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合理设计电饭煲的内部结构,以达到更好的保温效果。
为此,构造一种保温电饭煲,包括外壳、内锅罩、中环以及夹在外壳与内锅罩之间的发泡保温层,所述保温材料是一种聚氨酯发泡材料,所述外壳与中环相邻接处设有一个环状密封圈,所述内锅罩与中环相邻接处设有一个环状密封圈。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电饭煲,可以有效地达到保温效果,经过实际检测,可减少电能消耗10%以上。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正面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俯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包括:电饭煲盖1、中环2、密封圈3、密封圈4、外壳5、发泡保温层6、内锅罩7、内锅8、发热盘9、底座10、控制面板11、电气安装空间12。在电饭煲外壳5和内锅罩7之间的空腔里,采用整体发泡工艺,将聚氨酯材料填充在空腔中,并采用必要的密封条和夹具来保证发泡后的聚氨酯形状,留出不影响电气元件安装的空间12。由于采用的是整体发泡技术,中环2、外壳5和内锅罩7通过发泡层6连成一个不可拆的整体,故在发泡时必须利用发泡夹具留出可供后工序组装的电气安装空间2以及内锅罩7与底座10装配后形成的空间,以利于电器元件的安装,同时也为电器件的可拆性即可维修性留出空间。由于中环2、外壳5和内锅罩7组装后必然有装配间隙,故在发泡前需要对该间隙进行必要的密封。密封的实现是通过密封圈3和密封圈4来实现的,在外壳5和中环2的相邻接处设有密封圈3,在内锅罩7和中环2的相邻接处设有密封圈4,从而实现外壳5与中环2之间以及内锅罩7与中环2之间的密封。这两层密封使得整体发泡时不会漏泡。
该发泡工艺基本不改变原有电饭煲的结构,故可应用到任何一款电饭煲上。该聚氨酯发泡材料经科学的配方,能耐约200℃的高温,并且在高温下不会产生易燃或有毒的气体。
由于聚氨酯发泡后有一定的强度,故经过发泡处理后的电饭煲,在结构强度上大大提高,抗冲击力增强,有效地防止了产品在运输途中的损耗,而聚氨酯材料又能起到保温作用,故电饭煲产品的热效率大大提高,食物保温时需要的能耗大大减少,从而起到了省电节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8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衣架与衣夹之间的连接器
- 下一篇:热水瓶清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