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脚踏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01258154.2 | 申请日: | 2001-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92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大朗金准电器厂 |
| 主分类号: | H01H9/00 | 分类号: | H01H9/00;H01H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7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开关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线上开关。
背景技术:线上开关主要是串接在没有固定的线上的,这样开关将随电线的运动而运动,开关上经常受到电线的拉扯,使得开关很容易与电线松脱。对于线上开关,为了保证开关内部的接线端于不受拉力而影响使用性能,各国的安全规格都对于电线在不接端子仅装卡在开关内部时能够承受的拉力作了规定。为了达到这个要求,线上开关部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夹线结构。常见的有以如图1所示的结构。从图片1所示,该结构(本文称之为“S”型夹线结构)虽然可以承受很强的拉力,但结构较大,难于安装电线,电线在其中存留的线长度较大。这种结构主要靠电线弯曲造成阻力。如图2中所示,该结构(本文称之为“环周压紧”型夹线结构)虽然结构较小,但四周对电线进行挤压,如图3中所示,电线变形困难,变形后产生的阻力较小,要用多层重复才能造成足够的力量。它主要利用电线变形后形成的坡度产生阻力。以上的两种结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要求承受拉力很大时,不容易安装,而且费时费力。在线上开关内部,空间不是很大,要放如此大的机构,一般是不允许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电线便于安装,被错位上下、左右夹持的脚踏开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脚踏开关包括上盖,底座,按钮,开关器件,上盖上设有上卡,底座上设有下卡,下卡中设有容置电线的槽,所述的电线的槽中设有侧突起部和底突起部,对应在上卡上设有可嵌入槽的卡板,所述的卡板与侧突起部和底突起部呈错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脚踏开关的卡线结构进行的一种改进,采用了嵌置结构的上卡和下卡结构,在上卡设有卡板,下卡中设有容置卡板的槽,槽中设有与卡板呈错位设置的侧突起部和底突起部,使得电线被夹持在上卡和下卡中,变形呈麻花状,电线的变形小,容易放入槽内,而且夹持牢固。
附图说明: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中其中的一种电线夹持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电线夹持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线挤压变形后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踏开关的结构图。
图5为下盖俯视内部结构图。
图6为图5中I部位处上盖的上卡结构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图5的仰视图。
图9为图5中I部位处底座的下卡结构图。
图10为图9的A-A剖视图。
图11为图9的仰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脚踏开关上卡与下卡夹持电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电线在上卡与下卡之间受力变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脚踏开关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4、5中所示,本实用新型脚踏开关包括有上盖1,底座2,按钮3,开关器件4,上盖1上设有上卡5,底座2上设有下卡6,下卡6中设有容置电线13的槽7。上盖1与按钮3之间设有弹簧12。如图6、7、8、9、10、11中所示,所述的槽7中设有梯形状侧突起部8和底突起部9,所述的侧突起部8上设有倒角12,如图10中II部所示,它有利于电线13装卡时的定位,起导向作用,可以保证电线13准确的定位在卡线槽的正中,利于安装。对应在上卡5上设有可嵌入槽7的卡板10,所述的卡板10与侧突起部8和底突起部9呈错位设置。所述的槽7中设有两组侧突起部8和底突起部9,上卡5上对应设有相应的卡板10。当上盖1,底座2合在一起时,上卡5嵌入下卡6的槽7中,如图12中所示。这种夹线结构与上述图1、2中两种不同,采用了上下、左右错位夹紧的方法,使得电线13在每一处仅在一个方向上受压,电线13在受压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可以充分变形,如图13中所示。它比环周压紧型产生的变形后造成的坡度要大一倍以上。在“环周压紧”型央线结构中,因为四面挤压,电线13在受压方向向垂直其受压方向上的变形受到另一对压力的强烈抑制,因此上变形困难,产生的坡度很小,造成的阻力也就不大。本设计的夹线结构,上下压力由于非针锋相对,而有一个很小的错位,造成了电线13的弯曲,吸取了“S”型夹线结构的长处,如图10中所示,造成了很大的阻力。脚踏开关对于其它线上开关而言,形体较大;同时又受到脚踩的踏力,相对于手动开关来说,受力要大得多。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所述的上盖1内侧设有六条加强筋11,解决了塑料上盖采用塑胶制成,在成形上刚性不好,很容易造成翘变的问题。特别是对大面积的薄壁上盖来说,变形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大面积薄壁上盖在受力上也有致命的弱点,即就是在薄壁上正面受力时,特别容易破裂。加强肋增加了薄壁件的局部壁厚,薄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刚性得到改善,使得零件在成形时不易翘曲。同时,加强肋在受力上集中承受了压力,减轻了其它薄壁处的压力,使得零件不容易破裂,也保证了上卡5与下卡6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使其不会轻易发生变化,保持夹持电线13的牢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大朗金准电器厂,未经东莞大朗金准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81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弦类乐器变档调弦装置
- 下一篇:能发出声音的教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