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光学系统空气间隔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57023.0 | 申请日: | 200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2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魏全忠;伍凡;蒋世磊;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62 | 分类号: | G02B27/6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光学系统 空气 间隔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系统检测,属精密测量技术领域。
光学仪器生产中,光学系统的装校,特别是物镜的装校直接影响光学仪器成像质量和性能,是非常关键的工艺。物镜的装校过程主要有三方面的要求:(1)校正每个面的偏心误差,(2)保证空气间隔,(3)在安装牢固的前提下,保证镜面不变形。如果空气间隔不能严格控制,会带来球差、色差、以及影响焦距、倍率等,甚至严重影响物镜的成像质量。因此,空气间隔的测量和控制是物镜生产的关键工艺之一。
在实际装校中,空气间隔的测量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测量前一透镜的上顶点与后一透镜的上顶点的距离,然后减去透镜厚度。二是测量球面顶点到镜座端面的距离。这两种方法我们均称之为间隔测量。测量仪器大多数是采用百分表、千分表或光栅测微仪等,属于接触式测量。接触式测量的主要缺点是容易划伤透镜表面。为避免划伤,通常在测量头与被测表面之间加一层保护纸,因此测量精度比较低。有些镀有特殊膜层的表面,严禁接触式测量,因此必须采用非接触测量。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光学系统空气间隔测量装置。采用干涉定位的原理,用光栅位移传感器作为读数系统。测量精度高,误差小,既便于观察,又不损伤膜层。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非接触式光学系统空气间隔测量装置,由载放被测镜头的平台1、立柱、可沿立柱上下移动的干涉仪、由光电成像转换器和监视器组成的观测对准系统、由与干涉仪标准镜头联动的光栅传感系统等组成。其光路设置由被测透镜而上依次为标准镜头、准直镜、分光镜、光电成像转换器;由激光器、缩系统、小孔光栏构成检测光源。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特点:由标准镜头的焦点定位,通过调整干涉条纹的弯曲度,其定位精度可达λ/20以上,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光栅位移测量系统与标准镜头联动,从数显表上读取标准镜头的位移量,简化劳动量,消除人为读数误差。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测量仪器的外形图。其中,1是花岗石平台,2是立柱,3是CCD摄像机,4是监视器,5是干涉仪主体,6是光栅传感器,7是数显表,8是被测透镜。
图2为本测量仪器光学系统图。其中,3是CCD摄像机,4是监视器,8是被测透镜,9是He-Ne激光器,10是扩束系统,11是小孔光栏,12是分光棱镜,13是准直镜,14是标准镜。
如图1所示,被测透镜8置于花岗石平台1上,干涉仪主体5由立柱2安装于花岗石平台1上,可沿立柱2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的被测镜头。干涉图形由CCD摄像机3成像于监视器4上,光栅传感器6与干涉仪主体5与标准镜头14刚性连接,从数显表7上读取标准镜头14的移动量。
如图2所示,He-Ne激光器9产生的激光经扩束系统10、小孔光栏11、分光棱镜12、准直镜13、标准镜14形成标准参考光束聚焦点处,标准镜14的最后一个面的曲率半径与标准镜14顶焦距相同,一部分光经标准镜14的最后一个面反射形成参考光束,当标准镜头的焦点位于被测透镜8的顶点时,光束被被测透镜8反射形成检测光束,检测光束与参考光束通过标准镜14、准直镜13、分光镜12在CCD摄像机3像面上形成干涉,在监视器4上看到直的干涉条纹。如果有离焦则条纹发生弯曲。在球面干涉仪标准镜头质量高,仪器调整好的情况下,目视对离焦量的判读精度可以达到λ/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7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