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1256937.2 | 申请日: | 200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5106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裘澄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裘澄立 |
主分类号: | F02B75/32 | 分类号: | F02B75/3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4***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伸式 连杆 曲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行程发动机上使用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属于发动机连杆曲轴技术领域。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的四行程发动机上使用的连杆,其长度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由于连杆的长度尺寸为固定,为了使发动机能正常工作,发动机的点火时间一般都设在其活塞的压缩行程的150°~180°之间,即在压缩行程的上止点前提前0°~30°点火,这样使其压缩行程的上止点为爆发行程的始点,这时因气缸内的燃料燃烧爆发,其热膨胀压力为最高值,可是这时发动机的活塞、连杆、曲轴的曲柄及曲轴旋转中心都在同一条垂线上,虽有最高的膨胀压力,却因活塞、连杆、曲轴的曲柄及曲轴旋转中心都在同一条垂线上,而不能对曲轴的旋转中心形成力矩,因而所形成的最高膨胀压力将不能作功或作功很小。由于现有的四行程发动机所存在着这种结构上的缺陷,使其效率较低,不能达到预期的作功能力,白白地消耗了一些燃料。因此现有的四行程发动机上使用的连杆曲轴机构还是不太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发动机活塞行程自动改变其连杆长度的顶伸式连杆曲轴机构,以提高现有发动机的效率和作功能力,从而达到克服现有四行程发动机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四行程发动机上使用的曲轴(1),在曲轴(1)的每个与连杆连接的曲柄圆柱表面上都设有一段凸轮a,其连杆由上半圆弧卡(2)和下半圆弧卡(3)、圆弧卡连接螺栓(4)、套管(5)、活动轴(6)、滑动顶块(7)、活塞销连接柄(8)组成,上半圆弧卡(2)和下半圆弧卡(3)通过圆弧卡连接螺栓(4)连接,套管(5)通过罗纹连接在上半圆弧卡(2)上,活动轴(6)装在套管(5)内,滑动顶块(7)连接在活动轴(6)的下端,活塞销连接柄(8)连接在活动轴(6)的上端;在滑动顶块(7)的下端可装有滚动体(9),滚动体(9)可为圆柱体轴承弹子或为球形轴承弹子;滑动顶块(7)可通过罗纹连接在活动轴(6)的下端,活塞销连接柄(8)可通过罗纹连接在活动轴(6)的上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将其直接安装在现有的四行程发动机上,当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由于其曲轴(1)的曲柄圆柱表面上凸轮a的作用,使接触在凸轮a上的滑动顶块(7)将活动轴(6)顶伸长一小段,从而改变了点火角度,使该活塞缸内的燃料被延迟点火及延迟爆发,这样当燃料爆发时,其爆发瞬间的膨胀力通过活塞传到连杆,而连杆作用在曲轴曲柄上的作用力与曲轴旋转中心不在同一条垂线上,因而燃料爆发时刚产生的膨胀压力能对曲轴的旋转中心形成一定力矩,从而增加了作功的能力;此外,采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使发动机在比现有发动机的压缩比高的压缩比条件下进行正常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四行程发动机的连杆曲轴机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提高现有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增加其作功能力的优点。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制作时,在现有四行程发动机上使用的曲轴(1)的每个与连杆连接的曲柄圆柱表面上都制作出一段圆弧凸轮a,并将连杆按常规装在该曲轴(1)的曲柄上,制作连杆时,将连杆由上半圆弧卡(2)和下半圆弧卡(3)、圆弧卡连接螺栓(4)、套管(5)、活动轴(6)、滑动顶块(7)、活塞销连接柄(8)组成,用圆弧卡连接螺栓(4)将上半圆弧卡(2)和下半圆弧卡(3)连接为一体,将套管(5)通过罗纹连接在上半圆弧卡(2)上,将活动轴(6)装在套管(5)内,将滑动顶块(7)连接在活动轴(6)的下端,将活塞销连接柄(8)连接在活动轴(6)的上端;为了降低摩擦力,可在滑动顶块(7)的下端装一个滚动体(9),该滚动体(9)可采用圆柱体轴承弹子或为球形轴承弹子;滑动顶块(7)可通过罗纹连接在活动轴(6)的下端,也可将滑动顶块(7)与活动轴(6)制作为一体;活塞销连接柄(8)可通过罗纹连接在活动轴(6)的上端,也可将活塞销连接柄(8)与活动轴(6)制作为一体,当将活塞销连接柄(8)与活动轴(6)制作为一体时,应将滑动顶块(7)通过罗纹与活动轴(6)连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裘澄立,未经裘澄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6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