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动窗驱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56627.6 | 申请日: | 2001-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38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龚正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正乾 |
| 主分类号: | B60J1/17 | 分类号: | B60J1/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7068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动窗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动窗的驱动装置。
技术背景:
现有的汽车电动窗驱动装置一般由旋转电机、涡轮和涡杆构成的减速机构、缓冲联轴器、卷丝筒、钢绳、绳套等构件组成,构件多,结构复杂、不易维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件少,结构简单,易维护的汽车电动窗驱动装置。
它包括:驱动器、滑轨、连杆、支架和泊车自动关闭控制电路。驱动器套装在滑轨上,它上半部内左、右两侧分别装有由电磁铁、弹簧、滑动齿块构成的定位结构,下半部内前侧装有直线电机的初级和电路断路器;滑轨作直线电机的次级,它的左、右两侧分别有齿;支架由连杆与驱动器上前端连接;泊车自动关闭控制电路由延时继电器与开关电路连接组成。
上述直线电机采用单边扁平型直线电机。
上述滑轨左、右两则的齿与定位机构中滑动齿块的齿分别吻合。
上述泊车自动关闭控制电路的延时继电器与门锁开关和电动门窗的独立开关、主控开关、电源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单边扁平型直线电机通电后,次级固定,初级沿次级做直线运动的原理,由驱动器沿滑轨做直线运动,来完成门窗玻璃的升降,结构简单,构件少,成本低,易维护,且泊车锁门时能自动关闭门窗玻璃,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图。
图2是图1中驱动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图1中驱动器的右侧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泊车自动关闭控制电路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或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驱动器(1)套装在滑轨(2)上,它上半部内左右两侧分别装有由电磁铁(3′和3″)、弹簧(41′、42′和41″、42″)、滑动齿块(5′和5″)构成的定位机构,用于门窗玻璃升降后的定位。它的下半部前侧装有用于驱动的直线电机初级(6)和电路断路器(7);滑轨(2)作直线电机的次级,它的左、右两侧分别有齿(8′和8″),与滑动齿块(5′和5″)的齿(9′和9″)的吻合;连杆(10)上端由轴(11″)与支架(12)连接,下端由轴(11″)与驱动器(1)上前端的“V”型槽连接;支架(12)上有用于安架玻璃托架的孔(13′和1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泊车自动关闭控制电路:在控制电路中增加的延时继电器(14),它的控制电源端(15)与门锁开关(16)的“锁住”位输出端连接;它的共用端(17)与门窗独立开关(18)的“上”位常闭合端串联;它的常断开端(19)与电源(蓄电池)连接;它的常闭合端(20)与门窗主控开关(21)的“上”位共用端串联;电磁铁(3′和3″)与直线电机的初级(6)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按门窗开关的“上”位时,电磁铁(3′和3″)通电吸引齿块(5′和5″)向两侧运动,使齿(9′和9″)与滑轨(2)的齿(8′和8″)脱离,松开定位,同时直线电机的初级(6)正相通电,推动驱动器(1)向上运动来完成门窗的上升;按门窗开关的“下”位时,直线电机的初级(6)反相通电,推动驱动器(1)向下运动来完成门窗的下降;电路断开时,电磁铁(3′和3″)的磁力消失,弹簧(41′、42′和41″、42″)推动齿块(5′和5″)向中间运动使齿(9′和9″)与滑轨(2)的齿(8′和8″)分别吻合完成定位;锁门时,延时继电器(14)通电,使共用端(17)与常断开端(19)闭合,直线电机的初级(6)正相通电,完成门窗的自动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正乾,未经龚正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6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