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缆护套管无效
| 申请号: | 01256232.7 | 申请日: | 2001-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0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 发明(设计)人: | 吕凯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凯旋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光缆护套管,属于光缆护套管的改进。
目前,因为敷设通讯光缆均采用双层护套形式的护套管。为了防止敷设光缆时光缆在线管中缠绕扭结,采取在护套管安装几支小管的方式。以前有采取安装3支小管的形式,前期又有采取安装7支小管的厂家,例如中国专利98230220.7实用新型专利就是采用安装7支小管的。该专利产品可使安装时一次即可光缆护套管敷设到位,但该专利产品的定位筋是设在外层管和管堵的壁面上,没有限位点,安装时护套连接管容易套得太上,难以锁定定位筋,另外,该专利产品单靠三等分分布的定位筋对准定位,若小管不对称分布,则有可能产生光缆护套管子连接时小管穿孔不能对准,造成光缆扭曲,不能有效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定位的光缆护套管,不仅能省时,省工,方便操作施工,还能保证光缆敷设质量,方便维修。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光缆护套管由护套连接管、2个管堵、外层管、若干小管、支承架组成,其中,管堵下部套于外层管内,管堵上部外圆直径大于管堵下部的外圆直径,管堵上部外圆壁上等间距设有若干定位槽,护套连接管的内径壁面上等间距设有若干定位筋,管堵上部套在护套连接管内,而且定位槽与定位筋相配合,管堵内设有若干个小管穿孔,并和若干小管相配合,外层管两端均相应套设管堵。
管堵上部若干定位槽的深度低于管堵下部的圆直径,形成限位点,而且有一条定位槽的形状为圆弧形,相应地护套连接管内径上有一定位筋的形状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产品在敷设光缆通讯线路时,每段光缆护套管的管堵按照定位槽与定位筋的形状配合套入护套连接管,管堵上各种颜色的小管对称地定位,由于定位槽和管堵下部的外圆直径形成限位点,护套连接管在定装时能有效地限位,不会套入太深。因此,施工稳定性较好,光缆线不会缠绕扭曲,操作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堵的带有定位槽的端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护套连接的端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光缆护套管由护套连接管4、2个管堵1、外层管6、若干小管2、支承架组成,其中,管堵1下部套于外层管6内,管堵1上部外圆直径大于管堵1下部的外圆直径,管堵1上部外圆壁上等间距设有若干定位槽3,护套连接管4的内径壁面上等间距设有若干定位筋5,管堵1的上部套在护套连接管4内,若干定位槽3与若干定位筋5相配合,管堵1内设有若干个小管穿孔7,并和若干小管2相配合,外层管6两端均相应对称地设有管堵1。
管堵1上部若干定位槽3的深度低于管堵1下部的外圆直径,形成护套连接管4套入的限位点,管堵1上部有一条定位槽3的形状为圆弧形,相应地护套连接管4内径上有一定位筋5的形状为圆弧形,便于施工安装时定位识别,使两段光缆护套内的若干小管不论是否对称均匀能准确地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凯旋,未经吕凯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6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